论大江东去之气魄谁与争锋
论大江东去之气魄谁与争锋
倾向于柔美的婉约词,如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淡淡的愁,淡淡的哀他的思想是柔的,可未曾想到的是东坡兄所向披靡的豪放竟感染了我,毕竟是包含天地的胸怀,我最终还是屈服了……
那时政治上的失意,让东坡兄成就了千古名作《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升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从最初的欧阳修赞苏轼起,人们便开始熟知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可以料想到那如程似锦的前程即将开始,其实不然,东坡兄的政治人生可以说是“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但,这又有什么呢?东坡仍是“一点浩气,千里快哉风,”他用豪迈的语气告诉自己,告诉人们,“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东坡不愧是东坡,想得开也看得开,不过王弗的死还是让这个诗中的巨人倒下了,于是《江城子》出来了,东坡发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生死感叹,让人们感到东坡亦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在梦中,他梦到妻子正在窗前梳妆,一切如旧,但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呵!他念道:“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贤妻呀!你走远了,竟远得我不知在何处!”
这就是苏轼,他有豪情满怀,豪迈爽朗的一面,也有伤情伤感的一面。好一个苏轼!
后记:
人生如梭,转眼即逝,而他??苏轼,却用特别的方式告诉人们:他一直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