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我拎着礼物、揣着奶奶给我的20元钱去外婆家走亲戚。因为爸妈在外地打工没回家过年,看望亲戚的事情只好由我来完成。
好不容易挤上了公交车,不一会儿,售票员阿姨走了过来:“小朋友,买票!”我掏出那张20元钱递了过去。“不行,这张钱我不能要!”阿姨严厉地说。“为什么?”我瞪大了眼睛。“我怀疑这是张假币!”阿姨话音刚落,车厢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我。“不是假的,是我奶奶洗衣时忘了掏口袋才弄成这样的!”我争辩道。“这两天我嫂子有事,让我替她卖票,昨天刚收了张假钞,‘吃一堑长一智’,我再不会上当了。你换张钱吧!”阿姨说。“我只有这20元钱,这不是假钞,我不骗你!”我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让我看看。”一位叔叔说。我像遇到了救星,忙把钱递了过去。他仔细辨认后肯定地说:“是真的,假币纸没有这么硬。”“让我看看。”一个小青年边说把钱捏在手里,又甩了甩说,“我看不像是真的”就这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我看看!”一位戴眼镜的叔叔拿起钞票看了看后,果断地说,“这百分之百是真钞。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印钞女工介绍,真钞票上主席的头发一根一根清晰可数。再说,假钞经过水洗揉搓,纸早已软得不像样。快收下吧,别难为这个小孩儿了。”我感激地望着这位叔叔。“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说是真的,你跟他换换!”阿姨又说。“你还别说,我还正要跟他换钱呢!”叔叔掏出20元递给阿姨,把我那张所谓“假钞”装进了口袋。我感激地说:“叔叔,谢谢您!”叔叔说:“也难怪,社会上有那么些不劳而在获的人,败坏了社会风气,还造成了人们之间互不信任。真的假不了,假东西总会被识破的!”叔叔话音刚落,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点评:文章反衬的手法用得很成功。主题是信任,重点写叔叔对“我”的信任,但小作者在此前却用了多半篇幅写售票阿姨对“我”的不信任,借此反衬出叔叔的高尚。读完全文,虽然结局还算圆满,我们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那么不信任呢?这留给我们一个沉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