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这就是不扎实的表现。而不扎实对学习的最大功能和贡献就是,对学业花费了许多时间得到的学习结果和无知是一样的。虽然你曾经会过,但到了某个特殊的时刻,你所做的反应是不会!这说明你其实还是不会,不管你是否曾经会过!
如果说因为无知而不能得分,是可以理解的,那么要是由于不扎实而失分,不仅不能得到原谅,还应该自责啊!
对考试的看法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怎么才能成为有备无患的“会者”
我们在前面第二章第1节讲过错误发生的原因等内容,在那里我们谈的是在错误发生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的措施来对待错误,其中错题本的建立等属于错误后的对策。而我们现在关心的是,如何从正面入手,避免错误的发生。让我们从第一种错误原因说起,就是概念不清。
“概念不清”的现象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知识点开始接触学习的时候就没有弄明白,后来混到了考试的时候也没有搞清楚,属于没有理解而引起的,所以通常是程度和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会表现的更多;另外一种是当时明白了,后来由于比较长的时间间隔,对知识点有所生疏和遗忘而导致的。
而对于造成错误发生原因的第二点“思路不对”来说,其实也有很大因素是由于“概念不清”。考试主要是对学生掌握和熟悉知识点程度的考察,解决一道题目往往需要一个、两个甚至是多个知识点,就好比一个修理工的工具包,如果有一个工具不在手边,干活的时候可能就有麻烦。同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出现问题,不能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解题思路就会出现问题,在这个题目上你遇到了麻烦便是很正常的。
要想最大限度地制止错误的发生,就要把所有的概念点和知识点掌握的扎实和准确,有备无患,才能在考试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而为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只靠一次性活动是不能够做到的,是靠不断总结、练习、熟悉的积累而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纳为一个你熟悉的词汇:复习。
请各位明白一点,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过目不忘”的天才!所以“天才”是会复习的人。
什么是复习
什么是复习呢?就是对自己学习过的课程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通常复习的过程需要相应的练习和记忆。通过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质量,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再一次温习”的过程,复习的意义是什么呢?通过复习可以加深认识和理解那些遗忘、生疏的概念或知识点。复习是承上启下的过程,古语讲“温故而知新”,就是通过复习对原知识可以产生更准确的掌握,也可以为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做更好的准备。人们常这样说的一句玩笑话是:“学的都还给老师了?”就是说老师教过的都不记得了。本质上讲,复习是强化记忆的过程,也许是材料,也许是技能,都是一个认识固化的过程。
复习是由于学习的需要,不是因为考试。
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许多学生由于本人的理解力、反应接受都很不错,平时课上练习可以做得不错,往往还要比其他学生做得又快又正确,小测验成绩也可以表现很好,但到了考试的时候却发挥不好。这种学生往往只是在考前才对所有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一看内容都会,可到了考场就感觉不顺手,原因就在于平时不做小复习。
这种学生虽然当时在学期中间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甚至要好于同学,但由于课后一段时间内缺少对概念进行重复消化的及时跟进过程,到了考前再看到这块内容时,主观意识上更多的是对当时学习的感觉保留,还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有些概念点已经遗忘和遗漏了,所以对这块概念点的掌握就出现了不足。这种状况怎么能顺利过考试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