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许多家长都希望加强孩子的记忆能力,所以市场上也出来许多形形色色的记忆大法,什么风暴啊、记忆体操啊,或者干脆是电脑支持下的记忆通等,林林总总,举不胜举。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根据此原理做的方案。至于什么联想法、谐音法等具体的办法,只是根据个人习惯和特点来进行的。记忆的最大关键就是不断重复,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忆大师,这一点都不神秘。
谨记一点,掌握好复习这个记忆体操,比吃任何一种增强记忆的补药都有用。
复习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1?最新原则。每日都对新讲授的内容进行回忆,方法是每日做作业前,合上书本对今日授课的要点进行默想和简记,越详细越详尽越好;
2?时间原则。每周日和每月对讲过的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方法是重读课本,并对学习内容做书面总结,而且要做相应的练习来检验。注意要建立总结本。
3?阶段原则。主要针对理科类,为了避免问题对下阶段的学习产生影响,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就要做全面复习。目标是尽快把问题解决,而不让问题成为历史遗留。
4?科目原则。对于文学概念、文法、单词等文科内容,复习更多体现的是记忆,对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物理等知识点,记忆是重要的一环,但复习更多是以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和针对练习为主。
◆ 本节要点
1?在平时把复习做得细致了,考试自然轻松了。
2?复习不仅在考试前,平时也要做。
3?发现学习中的问题靠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来完成。
4?解决问题靠学会提问、讨论、思考、针对练习等实现。
5?复习的方法要掌握节奏,多了无用,少了无效。
◆ 家长作业
1?与孩子交流复习的认识。
2?帮孩子建立总结本。
3?开始于每周末的固定时间对本周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针对练习。
考试的办法和技巧
只看重考试而忽视平时的作业作风,是考试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考试和平时的不同
让我们做个思想试验,看看我猜得对不对!
第一种情况:
如果在地上有一块宽15cm、长5m的长木板,木板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想您和大多数人一样都可以轻松自如地走来走去。
第二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
第三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3m,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
第四种情况:
还是上面那块木板,现在离地面有10m,甚至100m,还是没有扶手,试想一下你在上面走的感觉。
结果:我敢说,很多人的腿一定会因为高度增加而发抖,心里也会很害怕,估计你是不敢走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同样的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和发挥就有所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未能考好的原因
其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考不好,二是没考好。
“考不好”的意思很简单,没有实力面对考试。原因就是平时没有学好,到了考试的时候自然无能为力。换句话说,走在地面的那块木板上如果都踉踉跄跄的,到了空中也一定没有好结果啊!
“没考好”的意思就是没有把本来的实际水平通过考试反映出来,考试和平时练习最大的不同就是,同样是做平时做过的题目,但考试不仅是对平时学习情况的考察,也是对精神、意志和素养的考察。考场发挥失常的表现,主要由于应试心理不佳及考试方法不当。我们本节主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