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儿童资源网

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家长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考试及结果
  正常同学考试发挥的好与坏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而应试心理素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对考试的认识和态度。大家往往以为应试心理是指在考场而言,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在考前就已经开始了,平时对考试的感觉就很沉重,一直把这种考试焦虑的心理状态带到考试中,其结果可想而知。那么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对待考试。
  每个阶段的学习就好比5000米长跑,学的好的在前面跑,而落在后面的人也不要担心,只要完成了这5000米的距离就可以了,不要太在乎这一次是早到达还是晚到达终点。调整好你的步伐,尽快弥补与好学生的差距,争取下次能够早到达终点。一次长跑的成绩、一次考试是不能论英雄的,因为大多数考试只是一个记录和评价,并不具备决定意义。最重要的考试只是中考和高考啊。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个5000米没有跑完,就丧失了第二阶段的资格了,那可就永远被甩掉了。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拉下功课,只要你及时把功课赶上来,终点一定是属于你的。
  考试不仅是考知识,也是考智慧,考个性。人一生要面临许多的考试,但不是每一次考试结果都理想,最优秀的人在他的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不及格的考试,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优秀的人,是因为他们善于总结自己的失败和错误,把失败和错误当成他的宝贝,所以他们会最大可能地避免在自己犯过错误的地方再错。而失败者的最大特点就是重复犯错误!那么作为学生来说,我们怎么对待考试呢?很简单!也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问题。总结自己的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当的学习因素有什么?二是自己不会的地方有哪些?所以我们在面对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时,不要不开心,不要难过,也不要害怕,看看自己哪里错了,该怎么解决?只要这样做了,下次就一定会更好!
  我常和同学们讲,如果我现在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关系,我可以通过考试来分析得与失,从中积极发现功课的漏洞,找出学习方法的不足。然后做积极相应的调整,下次考试一定会有提高。
  我们的家长和孩子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把注意力集中在得了多少分上,而不大关心丢了多少分。许多家长对于平时的考试,只是简单地评价成绩的好坏,然后对孩子说一句“不错,继续努力吧”或是“你要再不努力就完蛋了,所以要认真啊”等这种肤浅的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评价!正是由于对考试表现出这种太功利的心态,造成了孩子对考试本身及成绩过分追求的心理和认识。为什么会有学生在考试时有心理障碍,对考试有恐惧感。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考试结果不理想,在大多数考试时脑子里想的总是家长忿恨的表情,沉浸在过去考试失败的痛苦经验中,哪有心力去承受当时的考试?怎么能发挥出来应有的水平?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是考生考场发挥失常的主要原因。
  考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检验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是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应该以平常心接纳考试,把考试当做总结,从考试结果中找到下一步学习进步和提高的解决措施,在平时充满激情扎实地做好每件事情,对考试何惧之有?
  平常就应该对考试的素养和习惯进行培养
  由于考场有其严格的要求,在这种严肃的气氛下,许多学生一下子感觉不习惯,再加上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在考场上却感觉时间飞快,在慌乱中,极容易被一些小的问题干扰,大脑不能积极调用有效信息,所以经常有考生一下考场就想起了考试中需要用的一个重要公式,而这时已经晚了。
  我们在第三章第2节里提到:作业要像考试一样紧迫,那么考试的时候就感觉是在做平时的作业,考试基本功的好坏就在于平时对作业的态度和作风。我想您一定还记得这句话,把作业当做考试,考试就会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