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儿童资源网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虽然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但是完全可能在其他方面超过别人。这时,父母还可以教孩子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法进行自我激励,如“我一定能行的。”“我书法能学好,其他的肯定也能学好!”“我真是一个写作文高手呀!”这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让孩子从对某件事的良好感觉中扩散出去,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
  因此,父母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让他们在学业之外,培养其他的兴趣与爱好;鼓励孩子参加社区义工活动,让他们多接触那些需要别人关爱帮助的人群,这些都增进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另外,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与老师配合,让孩子在学校也得到成功的机会,得到鼓励而不是贬抑。
  建议四: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
  巩固孩子的信心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当父母看到孩子因不断成功而树立起信心时,千万不能以为大功告成,更要不断鼓励孩子,巩固其自信心。孩子只有在不断的鼓励中,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来树立起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挑剔孩子,孩子刚形成的自信很快就会消失。有一个10岁的女孩,非常喜欢弹钢琴,弹的曲子非常优美,而且,她还每天坚持练习好几个小时。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见此情景,对女孩的自信和努力非常好奇,就问女孩的妈妈:“你的孩子怎么这么自觉弹琴呀?而且,她看上去非常喜欢弹钢琴。”女孩的妈妈淡淡地笑了,说:“我虽然不懂音乐,但是我懂得欣赏我的孩子,每当她练琴的时候,不论好坏,我总是对她说‘孩子,你今天弹得更好了,比昨天进步了’。我是她最忠实的听众,孩子非常喜欢弹琴给我听。”
  由此可见,随时巩固孩子的自信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不要讽刺孩子,以免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赞扬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骄傲情绪。只有随时地、恰当地鼓励,才能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信。
  建议五:允许孩子犯错误。
  父母总是对孩子的错误非常在意,事实上,犯错误对孩子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成长。
  对于父母来说,怎样对待孩子的过失或者错误呢?几乎每一位教育专家都认为父母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美国宾夕法尼亚心理学家莱顿说:“讲述你自己曾经犯过的过失,承认过失,向孩子们解释为什么你会犯这个过失,告诉他们,你下次将会怎样用不同的方法去避免重犯。”美国家庭问题专家恩说:“告诉孩子们,大胆尝试或出现过失都不要紧,一个人第一次做某件事无不期望做得完美无缺。实际上,在相当多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家塞奇斯对家长们说:“从犯过失的痛苦中走出来,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过失不放,应该去赞扬孩子们尝试活动的努力和勇气。”“把孩子最近的成果与他自己以前的成果相比较,而不是与别人相比较。如果孩子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他们几乎从所有的过失中得到益处。”
  如果孩子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再次尝试,让孩子的自信心在不断的尝试中得到保护。比如孩子因为不会刷碗而打破了碗,父母千万不要指责孩子,而是应该告诉他怎样刷才能刷干净而不摔破,紧跟着鼓励他:“这回刷得真干净!”“你真行!刷得越来越干净了!”“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
  当然,父母在鼓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发自内心,千万不要对孩子怀有不认可的态度。有一位家长说:“我试着对孩子说鼓励性的话,可是孩子却说我在欺骗他,根本不是在鼓励他。”这就是因为这位家长平时经常否定孩子,在鼓励的时候也没有忘记用否定的眼光看孩子,孩子自然能够感觉到家长的不诚心。这样的鼓励其实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