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2、让孩子也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对朋友的爱。
细节之23告诉孩子“你真棒”
因“赏识教育”法而名扬全国的中国家庭教育专家周弘,第一次让女儿婷婷做应用题时,10道题她只做对了1道。一般的家长可能会很失望,甚至责怪孩子,但他却没有。他不在错的地方打叉.而是在对的地方打了~个大大的钩,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棒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1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唉!”
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得不得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得多,升初中的时候,数学考了99分。
一句发自肺腑的“你真棒”,完全改变了一个看似很笨的孩子的一生。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是解放孩子。而解放孩子,首先就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应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孩子,你真棒”,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第一千零一次能站起来。
其实孩子们都生活在爱的环境中,但如何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则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反感、厌恶自己的父母,但之后却不一定了,有的甚至与父母反目成仇。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一个长期得不到友好、鼓励和正确训练的孩子,会在心里产生厌恶和憎恨。“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当然,对不同的孩子也要采用不同的鼓励方式。鼓励幼儿适合用语言、搂抱、抚摸、鼓掌、微笑、亲吻等表达方式。但这些方式用于青少年可能会引起反感。因为幼儿倾向于更为直接、公开的表扬;而青少年更倾向于含蓄的信任和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主。对幼儿表扬的次数频繁、间隔时间短可能没关系,但对青少年可能会招致他们的反感情绪。总之,不管采取何种表扬方式,父母都要衷心地让孩子感受到一份热忱的鼓励。
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航船,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他自己做出努力,同时也需要成人对他的努力做出肯定。孩子的能力是在他自己的努力和成人的肯定、鼓励中得到发展的。不要吝惜你的鼓励,时常告诉孩子“你真棒”,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吧!
细节提示
1、表扬的对象一定是孩子的优点,否则就有不真诚之嫌。
2、表扬要恰如其分,因为孩子的判断力并不等于零。
3、把握好表扬时机,及时地对孩子的好行为加以强化。
细节之24告诉孩子“你一定行”
一个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来我国访问时,到一所学校去考察。一位班主任老师说:“先生。您能不能帮我把班里智力超常的学生挑出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
被点到的孩子都很兴奋,回到家便说:“妈妈,妈妈,美国专家说我是神童,说我将来一定行。”母亲半信半疑地找到老师,老师肯定了学生的话。母亲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再焦虑,不再指责。
从此,这些孩子的环境变了,同学羡慕,老师关怀,家长逢人就夸,他们一个个快速地向前发展。
一年后,专家再次光临学校,询问:“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班主任回答:“好极了!”接着班主任又问道:“先生,我感到很惊讶,您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您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够判断得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班主任顿时目瞪口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那就是当大家都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能“行”。这其实就是“你一定行”这句话对孩子们产生的极大的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