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其实,越是孩子未做过的事、或者越是孩子目前达不到的水平,就越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这是父母引导孩子发现自我的最好办法,也是父母发现孩子能力,客观评价孩子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你要发一份特快专递,你就可以让孩子去代发,告诉他收件人的地址、邮编、姓名,同时提醒他,如果遇上什么问题,可以问邮局的工作人员。孩子接触完全陌生的事物,对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都是绝好的机会,而且对于培养孩子的意志、耐力及向困难挑战的勇气也很有益。家长必须明白,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体验新事物,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不必担心孩子没做过、不知该怎么做,也勿需不厌其烦地反复交待、悉心叮嘱,只需充满信心地对孩子说一句:“孩子,你一定行!”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与信任。
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战胜困难、取得成绩时,才能体会到“不依靠别人,凭自己力量前进”的可贵。因此,当孩子碰到困难不知所措时,家长的一句“你一定行”会极大地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即使孩子起步时收效甚微,也应该相信,随着更多的锻炼,认真地持之以恒,他们一定会锻炼得越来越坚强。
细节提示
1、不当着别人的面说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
2、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都诚心诚意地说:”孩子你能行!”
3、对基础比同龄人差的孩子更是应该经常对他说这句话。
细节之25给孩子些亲昵动作
一个10岁小女孩在她的日记中记载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即每天晚上小女孩睡觉前,妈妈都会在她的小脸上亲吻一下。她写道:“如果晚上睡觉时妈妈亲亲我,我就会像一个小公主似地骄傲。我会高高兴兴地睡觉,可如果妈妈忙,忘了吻我,我就一直做梦,有时甚至不敢入睡。”
女孩的母亲读了这篇日记后心里很不平静,想起了女孩上幼儿园时,特别喜欢一位阿姨。就是因为有一次当小朋友抢走她的图书,她伤心地哭泣时,这位阿姨走过来抚摸她的头。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同父母讲过好多次。
亲吻、抚摸都是一种很细腻的人体教育语言。动作虽然轻巧,但留给孩子的却是一种难得的慰藉、一种爱护、一种亲情。这是父母向孩子传递爱的特殊语言。也许仅仅一个爱抚的亲昵动作,就可以给孩子很大的鼓励,让孩子变得勇敢而坚强。从孩子的心理需要来看,除了父母有声的教育之外,他们更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抚。无论孩子取得成功时,还是受了委屈伤心落泪、悲愤难忍时,来自父母的握手、拥抱或者有节奏地拍打,都传递着父母对孩子无限的关爱与深情,这种无言的爱会给孩子以巨大的安慰与体贴。
同样当孩子特别高兴、悲伤或感到痛苦、有压力,常常会身体靠近父母,眼睛看着父母,希望得到父母的帮助时。有时,孩子心烦意乱,关上房门,想独自清静时,父母要细心观察到孩子的这些心理,不要再一味地“关心”下去,而应给他一个个人空间。
当家长学会并善于运用很多细小的动作准确而细致地表达出对孩子的鼓励、批评、喜爱等丰富情感语汇时,我们的家庭教育就进入了细节教育的艺术阶段,进入了让孩子一生不能忘怀的境界。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些看起来细小,不值得一做,或者不屑于、不好意思做的动作,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正是一生难以忘怀并且受益终身的。
细节提示
1、握手、拥抱、拍打、目光接触等都是能给孩子很大提示的细小动作。
2、10岁以下的孩子喜欢父母亲吻自己的额头、脸颊,而10岁到15岁的孩子则可能更喜欢父母亲切地拍拍他们的肩膀。
3、女孩子可能更喜欢父母的亲吻,而对于男孩子来说,可能爸爸拍着他的肩膀称他“小男子汉”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