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儿童资源网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这个事例说明的道理也很简单,善于倾听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能力,而在倾听的过程中注视着对方的眼睛则是向对方表示尊重的最好方法。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目光与谈话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人内心的隐秘总是会不自觉地在变幻的眼神中流露出来。所以,人们可借助目光表达丰富的感情,例如:尊重、关注、蔑视、不以为然等等。实验表明,当一个人意识到对方在专心地注视着自己、倾听自己谈话时,他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尊重,他的讲话欲望与信心也会随之大大增强。“善于倾听”的能力应该从小就教给孩子,而让孩子用眼神体现出他对别人谈话的关注与尊重更要从细节做起。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与对方面谈时,时时注视对方的眼睛会表示出你的诚恳。专家认为:“人类的态度在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态度能显示出我们是否愿意听别人讲话,以及我们对所听到的话的理解程度。如果我们学会正确地与他人交流,就有能力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时,懂得目不转睛地关注别人谈话的人,也势必会受到别人的感激与尊重。家长们请记住教会孩子倾听的技巧与艺术,并告诉他这种细节技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孩子那小小的“心灵之窗”。
  细节提示
  1、教会孩子在听他人讲话时,不要左顾右盼,要看着对方的眼睛。
  2、告诉孩子当他听明白或与对方有同感时,要用眼睛与人交流表示赞许。
  3、告诉孩子注视对方不代表要目不转睛地“死盯”着对方,这样有时会显得不太礼貌。
  细节之36主动帮别人拾起掉下的东西
  《读者》上曾登载了这样一件生活小事:一天,一个刚被解雇、心情沮丧的公司职员从办公室往外走的时候,他的电话本和身份证从口袋里掉了出来。还没等他弯腰,一个距离他有7、8米远的男孩儿就迅速跑过来,帮他拾起东西递给了他。他很吃惊,同时也觉得十分高兴,他大声地谢了孩子,这时他注意到了男孩的母亲,他的母亲也始终在注视着自己的儿子,并对儿子的行为表现出了极大的赞许。这对母子很快让他的心理充满了温暖,他不再感到沮丧。
  小男孩的行为其实只是举手之劳,可是却闪耀着善良与助人为乐的光芒,也使得到帮助的人心里洋溢着感动。当然,男孩儿的这种良好品质一定是源于母亲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类似的“举手之劳”在生活中有很多,但是“教育无小事”,父母要让孩子意识到那些对自己来说很小的事情却可以带给他人很多的快慰。别人的东西滑落到你脚下,对你而言,你只需弯腰拾起,并还给对方,却能得到对方由衷的一句“谢谢”,这是对孩子助人为乐精神的一种肯定,这种喜悦会慢慢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同时,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也可以体现出孩子对他人的善意,使别人更乐于接纳他。既然好处良多,何乐不为呢?
  注重这个小小的细节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在孩子心中重新树立一种“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思想。为什么说是重新树立?因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今天,“助人为乐”已经被人们所漠视。一个家长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中午,他的女儿回家向她要三元钱,他问女儿做什么用。女儿说上午她考试时没有带橡皮,同桌答应把橡皮借给她用,但条件是收取三元钱使用费。这位家长对此深感惊讶,女儿却不以为然地说:“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这叫奇货可居。”家长更加震撼,难道现在就不需要助人为乐了吗?孩子之间天真无邪的互助怎么也荡然无存了?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一大悲哀。所以,请父母们不要忽视对孩子们的这些细小的道德教育,重新还给他们一方心灵的净土吧。
  细节提示
  1、在家庭小事中培养孩子帮助家人的意识,如帮爸爸、妈妈放洗澡水、帮爷爷、奶奶取报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