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儿童资源网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2、培养孩子的爱心,如可以鼓励孩子把积蓄捐给希望工程等。
  3、不要过早地培养孩子的商业头脑,以免让孩子养成凡事都要回报的坏习惯。
  细节之37与人相碰要主动说“对不起”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只狼狗无意间闯进一间四壁镶着玻璃镜的屋子,突然看到很多狗同时出现,狗大吃一惊,这狗便龇牙咧嘴,发出阵阵低沉的吼声。镜子里的狗看起来也都十分生气,每只狗也现出怒吼的面孔来,这只狗一看吓坏了,惊恐地奔跑,一直跑到体力透支,倒地死亡。其实,要是这只狗肯对着镜子摇几下尾巴,情形就会完全改观,镜子里的狗必然会回报它同样的友善举动。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试着对你所处的恶劣环境和所接触到而不友好的人们主动表达心中的善意,情形必会改善。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相互之间发生一些磕碰是难免的。其中,有不少往往是始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诸如骑车不留神碰到他人,浇花不注意水滴到楼下晾晒的衣服上,走路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等等发生磕碰。有的人不管有理没理,便大肆训斥、谩骂、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而有的人却能“先发制人”,说声“对不起”表示个歉意,于是双方怒消气散,“一笑泯恩仇”。
  父母要教会孩子这种做人的技巧:与人相碰时主动说“对不起”,这个“相碰”当然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磕碰,而是指发生一些小矛盾。其实,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但那只能使事情更糟。要让孩子学会坦然承认自己错了,因为“对不起”包含着一种忏悔、一种勇气、一种尊重和一种责任。孩子从小生活在由很多同学组成的大集体中,彼此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磕磕碰碰的小事。当出现冲突时,有的孩子会“怒发冲冠”,不管有没有理由就出口伤人;而有的同学则是以诚相待,一声诚恳的“对不起”,就可以使双方握手言和,重新成为好朋友。
  “对不起”三个字听起来很平常,但在处理与其他孩子的关系时,却有着出奇的效果。有了过失和误会,衷心地向对方说声“对不起”,显示了一个孩子开阔的胸怀和彬彬有礼的风度。用自己良好的品德感染人,远比唇枪舌剑更有效。试想:唇枪舌剑、大打出手的结果除了两败俱伤和损害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之外,还能得到什么呢?一声“对不起”,能使强者低头,弱者宽慰,使自己和其他同学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这样的孩子不但会赢得他人的友情,还会因其涵养而受到其他同学的钦佩。
  细节提示
  1、让孩子在处理与他人的矛盾时要冷静,如果确实是自己错了,要主动承认错误。
  2、告诉孩子,宽容大度不代表可以没有原则。
  3、给孩子做最好的表率,如错怪了孩子时也要主动承认错误。
  细节之38习惯说“谢谢!”
  一位母亲带着6岁的儿子坐出租车,等母亲付完钱下车后,儿子给母亲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妈妈,你给他钱,为什么还说‘谢谢’呢?”母亲告诉他:“叔叔把我们送回家,车跑这么远的路,他很辛苦,我们不仅要给他钱,而且还要表达我们对他的感谢。对人多一分感激、多一分尊重,没什么不好的。”这个聪明的妈妈利用这个细节让儿子受到了教育。儿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从出租车下来,或别人帮他做事情都说一声“谢谢!”。
  这位年轻的母亲让孩子学会说“谢谢”,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教会孩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常有些父母说,现在的孩子自私、霸道,为他们做事情都没有回报,他们不懂得感激,更不知道珍惜。其实这一现象主要是出自两种原因:其一,由于时代的变迁,几乎每家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最显着的特征就是“独”,因此比较缺少学习宽容、忍让、理解、与人合作等优良品质的机会。其二,是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这种过度代劳的爱,最后只能使孩子心中无父母,不但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和生活物资的得来不易,还会认为父母的关心与关爱是理所当然,不易产生感激之情,更不易有回报父母的举动。若是孩子连自己父母都不感激,他还会去感激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吗?他长大后,会主动积极地支持和帮助他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