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100个关键细节
按照孩子的心理特点,用“低声细语”的悄悄对话方式教育孩子效果更好。孩子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控能力较差,情绪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化,高声训斥会使孩子因受到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以致引起反感,根本听不进家长的话,也就谈不上教育效果了。有时,高声训斥虽然能暂时制止住孩子的不良言行,但孩子口服心不服,久而久之会产生对立情绪,引发孩子的沉默、固执等对抗方式,甚至养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惯。
作为一种良好人际关系的反映,“悄悄对话”体现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相互间的尊重和依赖。当父母用低声调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和威严,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这时,父母也就有时间来冷静地观察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同时,低声细语与孩子进行悄悄对话,孩子感到自己与父母处于平等的地位,能使孩子真正领会大人的话是正确而重要的,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大人所讲的道理。常用这种温和亲切的低声调来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增进子女和父母间的关系。孩子也能从这种“悄悄教育”中找到自尊与自信,这对他今后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细节提示
1.父母要提高自身修养,不要养成大喊大叫的习惯。
2.面对孩子的错误要耐心地听孩子讲述原因,避免自己的苛责伤害到孩子的自尊。
3.“悄悄教育”还体现在不当着外人的面数落孩子,给孩子保全“面子”。
细节之8“恋前”教育
“爱情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然而你生命的航船却要绕开它,小心翼翼地行驶,因为你稚嫩的双桨还载不动如此神圣的职责。”一位母亲在女儿16岁生日那天,郑重其事地在送给女儿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她的朋友不理解地对这位母亲说:“你这么早给她写这些干什么啊,她又没有早恋。”
很多家长都会有和她的这位朋友一样的想法,他们从不对孩子讲述有关“爱情”的话题,对其讳莫如深,似乎“爱情”两个字是病毒,是细菌,捅破了这层纸,孩子就会感染,失去抵抗力。而当孩子真正出现早恋倾向的时候,家长又会如临大敌、束手无策。其实,早早对孩子进行“恋前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教育细节。
首先,父母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是一块感觉迟钝从无浪漫情怀的木头,也不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是一本正经无欲无求的正面教员。因为如果那样,在孩子心目中,父母的形象就会变得刻板加虚伪,没有丰富的人情味,而这将使他们失去对家长的信赖和尊重。最可怕的是,如果孩子真面临早恋困惑而又对家长关闭了心灵之窗而得不到疏导时,早恋的苦闷就会无处宣泄,有的青少年因郁闷而自尽,有的放纵情欲。这时,很多父母才追悔莫及。既然孩子在人生道路上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问题,何不早些给孩子打“预防针”?其次,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爱情不是可耻的东西,青少年萌生接近异性的愿望也是心理、生理发展的必然。家长不必对此大惊小怪,而要正确引导,因为孩子们的感情是幼稚而纯真的,没有掺杂成人世界中金钱、物质、名利、地位等私念,家长要在尊重这种高尚情感的同时告诫他们早恋的危害。家长要通过劝说让他们明白对异性的好感绝不等同于爱情,要告诉孩子,他们现在的年龄是无力扬起爱情之舟的。
当父母以平等、信任、尊重、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们,家长的“恋前教育”才会取得成功,才会培养出自尊、自爱的孩子。当孩子真正面临类似的情感困扰时,她才会早有免疫力,对少年的“朦胧情感”有一种清晰、理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