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儿童资源网

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而教育男孩,最怕的就是溺爱。一个在父母的溺爱中成长起来的男孩,会出现很多问题:丧失远大的理想、是非观念缺失、养成诸多不良习惯、经受不了任何挫折等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他们人格上的不健全。这样的男孩,你还指望他能有什么大出息呢?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这样说过:“如果孩子想得到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他就自以为是天下的主人,而当你在最后不得不拒绝他的时候,他就会把你的拒绝看作是一种反叛……当他踏入社会后,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反抗他,这无疑是家庭教育的极大失败。”
  那么家长的哪些做法,已经造成了对孩子的“溺爱”了呢?
  做法之一,男孩在家庭中往往享有“特殊待遇”。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仍持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此男孩在家庭中的地位总是高人一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这个“小皇帝”转,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但孙子过生日一定要大摆筵席。久而久之,便会让男孩变得自私、跋扈、缺乏同情心。
  做法之二,男孩的要求总是能轻易得到满足。有的家长对儿子的要求无原则地满足,有求必应,宁可自己省吃俭用。这样就会养成男孩追求物质享受、浪费金钱以及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
  做法之三,男孩独立的权利往往被父母“剥夺”。男孩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强烈的独立精神是必须具备的。但是有的家长保护意识太强,不让儿子离开视线一步,就连睡觉也要抱着、搂着。这样的男孩会变得胆小无能,依赖心理重,严重的还会丧失自信,甚至形成性格缺陷,结果便会变成名副其实的“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
  做法之四,父母总是“大惊小怪”。男孩天生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顽皮淘气是他们的天性,他们不怕黑,不怕病痛,不怕摔跤,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可是,有的家长却忽略了这些,儿子稍微有点闪失,就惊慌失措,大呼小叫,这样很容易给男孩的性格打下懦弱的烙印。
  做法之五,父母角色扮演反差太大,一个“红脸”,一个“黑脸”。有的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儿子还小呢。”有的父母管教孩子,奶奶、爷爷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男孩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是性格变得扭曲。
  这五种溺爱方式哪怕在家庭里只出现了一种,都要引起家长的高度警惕,一定要及时扑灭“溺爱”的火苗,防患于未然。
  所以,为了儿子的成长,家长们要理性地付出爱心。那么,家长又该怎样防止溺爱的发生呢?
  方法1:不要凡事以孩子为中心
  家长不要把业余的一切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不要过分关注孩子,最好留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一些有意义的兴趣和爱好。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做出一个好榜样,还会渐渐消除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方法2:平时对儿子的爱要藏而不露
  家长对孩子最深沉的爱应该埋在心底,不要处处呵护,处处保护,以免造成溺爱。把这种内在的爱变为对孩子的指导,坚持正面教育。当儿子有优点时要及时表扬,犯了错误更要及时纠正。
  方法3:要让男孩懂得付出
  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就会让男孩变得冷漠无情。所以,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或者换一种方式满足他。比如,孩子缠着你想要买玩具,可以答应给他买,但买玩具的钱需要他做家务来偿还。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他的劳动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他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