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方法2: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经验
再把目光投向国外,西方国家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值得我们深思。
在美国,政府曾计划逐步取消遗产税,但这一举措却并没有受到富人的欢迎,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抗议”。2001年,美国120名富翁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声明,呼吁政府不要取消遗产税。这些人包括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洛克菲勒等。老威廉在请愿书中这样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有悖于社会公平,也违背了美国的创业精神。2008年6月27日,当比尔-盖茨宣布正式退休,淡出微软日常管理工作的时候,同时还声明将把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全数捐给慈善事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更是在一开始就和夫人达成一致意见,不准备把财产留给子女。他们的理由是:遗产会使下一辈失去生活的热忱和做事的成就感,养成不劳而获的思想,甚至丧失自尊和毅力而堕落。他们认为巨额遗产是一种“反社会”的错误。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我国的某些富人只要听到了一丁点儿有关征收遗产税的风声,就会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一些财产进行“转移”,生怕少留给孩子一分一毫。当然,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当这些家长在感慨“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是不是‘疯’了”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思考一下,给孩子留下大量的钱财就可以保证他们富贵一生吗?虽然东西方在某些思想上存在着很多差异,但求同存异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而事实上,古今中外的很多名人教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留钱财给后代,避免给他们带来太多的物质享受,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一生的发展。
专家给父母的教子建议
许多事实证明,太多的物质享受确实不利于男孩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在对待这个问题时,一定不能心慈手软,而是要坚持原则。当然,这并不是让你不给孩子一分钱,或者极尽克扣之能,而是要引导他们养成计划开支、合理消费的好习惯,从而让他们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和自食其力的重要。
参与劳动:让男孩学会用劳动去改变和创造生活
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简单来说,劳动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总觉得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才是真正有才能的人,而忽略了体力劳动的重要性。因此,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只注重智力的开发,却忽略了劳动能力的培养,于是便出现了许多“不会系鞋带、不会叠被子”的大学生。这样的孩子能够担负起振兴国家和社会的重任吗?
跟中国的家长比起来,西方国家的家长做得好得多。他们大多从小就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给花园除草、倒垃圾、修剪草坪或是修理栅栏等。通过劳动训练出来的男孩,长大以后往往身体都比较健康,生活也会比较幸福。家庭教育家伊丽莎白-邦得里说:“习惯于承担家务的孩子,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往往比那些缺乏这种体验和责任感的孩子更容易适应生活。”
实际上,在一个男孩的成才过程中,体力劳动和智力发展一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既能强健男孩的身体、磨炼男孩的意志、提高男孩的自我照顾能力,还可以促进男孩智力的开发。可以这样说,一个从来不参加体力劳动的男孩,很难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艾森豪威尔是美国第34任总统,虽然家境不富裕,但父亲对他的教育却从不放松。在艰苦的条件下,父母教他养成了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