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
学习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孩子的学业成绩。一位教育专家曾经对历年的高考状元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并不是智商最高的孩子,但都是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正如很多教育专家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不会差。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补偿智力,勤能补拙便是典型的例子。古语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一个不算聪明的孩子,只要养成按照计划学习的好习惯,每天坚持记忆和复习,一定会比那些不肯坚持的聪明孩子更为优秀。聪明的孩子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否则将会一无所成。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与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他学习能力相比,这种能力更具有普适性和便在性,对其他能力的发挥具有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相得益彰。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坚持,否则便不会产生好的效果,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艰苦劳动和科学方法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家长在帮助孩子寻找科学学习方法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错觉,认为只要有了方法便不用日复一日的坚持了。
孙云晓认为最基本的四个学习习惯是: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照这四点认真做的孩子成绩不会差。其实,优良的学习习惯要比这些更为广泛,例如持之以恒,勤于阅读,勤学好问,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勤于动笔,劳逸结合等。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或者改变不良的习惯需要根据孩子和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一般来说,改变不良习惯比养成一项良好的习惯更为困难。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需要注意:
•让孩子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并进行科学的行为训练比絮絮叨叨的说教更为有效;
•从严处要求,从点滴抓起;
•注重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习惯培养的动力应该是内力为主而外力为辅;
•温馨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示范是孩子习惯培养的重要环节。
(二十二)
读书是个好习惯
书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是不可替代的。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英国19世纪的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的重要载体是书籍,所以人们又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环境和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创造力成为人们更加青睐的追求,但是知识的重要性仍然没有改变,因为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和永不枯竭的源泉,没有知识的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书籍是各种各样知识的永恒载体,虽然现在出现了各种新的知识载体如软盘、光盘和各种不同介质的存储器,但是,书仍然是人们更为喜爱的一种知识载体。
历史上有很多从读书而走向成功的名人,当前学者和家长首先看重的也是读书的教育功能。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书籍对于教育来说更是不可或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学者的一种追求和治学道路。古人讲“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无水”,所谓的“学”关键就是读书。打开书本不仅可以尽览古今中外的历史风云,可以漫游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土人情,可以纵观宇宙的浩瀚,也可以洞察不可见的微观粒子世界,因此,书籍是有限的人生了解无限世界的一种媒介和有效途径。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很多名人的命运是通过读书而改变的,因此读书也就成为他们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孙中山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就是通过读书而成才的。有研究表明,儿童的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业成功密切相关,小学中年级之前培养读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各科学习的关键。不会阅读的孩子,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