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
成功孩子的爱好可能千差万别,但他们所具有的共同爱好就是读书。其实,与其说是一种爱好,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喜欢读书的孩子,一有时间就会拿出书来津津有味地看,生活有规律的孩子会在固定的时间看会儿书,天天如此。
读书的习惯需要培养。只要从小培养,它就会像吃饭和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天长日久,书会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读书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培养阅读习惯一定要早,有人讲“爱看书的孩子不会变坏”,可见读书的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耶鲁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研究员温迪•威廉姆在《读书从小养成的习惯:培养孩子的优秀阅读力》一书中特别强调孩子要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他认为读书是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人的一生中越早养成越好。若孩子的家庭和学校不能强化读书的乐趣,他们是不会突然在某一天奇迹般地喜欢起读书来的。父母必须为孩子创造读书的好时机,帮助他们养成这种最重要的习惯。阅读的习惯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就像其他习惯一样,孩子一旦有了兴趣,自己就会不断阅读,并从中获益。读书是个再好不过的习惯,培养孩子喜欢读书是家长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帮助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就等于为孩子找到了拥有世界的捷径。
二十三
孩子喜欢读书需要引导
在指导孩子阅读之前,家长要正确认识读书的作用,没有对读书作用的正确认识,家长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孩子阅读。
首先,读书具有教育功能。书是知识的永恒载体,因此读书就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读书的过程就是获取知识和受教育的过程,是学校和家庭教育的延伸,是自学的关键。近现代以来,人们一直非常强调读书的教育功能,很多家教读物也非常强调读书,认为读书是孩子掌握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一把钥匙。
生活在现代的孩子并不一定会自然而然地爱上书籍。现代社会是个网络化时代,更加具体形象的电影、电视和电脑纪录片似乎远比读书要有趣的多,很多孩子从很小就成为小小的追星族,他们为自己崇拜的歌星、影星和运动明星而发狂,对书香的兴趣要淡得多。很多家长为了工作而整日忙碌,且不说很多家长很少看书,更难得有时间与孩子一起享受读书的乐趣。电脑的普及使得很多孩子迷恋上游戏,而游戏空间里一定没有书籍的位置,这些孩子认为书是枯燥的,远远没有游戏惊险刺激。所以从这一点来说,21世纪的今天比起近现代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纷繁复杂,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孩子更加难以与书结缘,难以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很多因素可能导致孩子未能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例如以上提到的当前社会上很多现象对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在读书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孩子禁不住诱惑爱上了别的事情,所以未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或引导不力。不少家长并不重视孩子读书,认为只要孩子能够把课本念好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了,其他的书看不看无关紧要。所以很多家长为孩子买书首先是买习题集和复习指导,买回来后硬是逼着孩子学习,反而使得孩子对书产生了厌倦。
教孩子读书的关键是怎样让孩子在愉快和快乐中受到书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将读书视为一种煎熬和折磨。要重视读书的娱乐和享受功能,甚至将读书的娱乐和享受功能放在首位,也就是家长要降低读书的教育期望值。对于现代的孩子们来说,如果读书真是很苦的话,也许教育孩子读书将很难实现。1992年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说明,在儿童眼里,他们接触书等媒介是为了满足娱乐需要,而不是为了接着“上课”。如果家长硬是要求孩子为了学习而读书,让孩子读一些自己认为重要而孩子不感兴趣的书,那么孩子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或者认为读书没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