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妈妈走开了,假装忙着做事,擦擦柜子,整理一下书架,她似乎并没有注意小明与同学的对话。
小明放下电话,一边走回自己的房间一边嘟囔:“真有作业!我还以为今天可以好好玩一下了呢!”
妈妈听见了,也表示惋惜,“真可惜,看样子今天你没有时间好好玩了,不过,周末我们可以想想到哪里去好好玩一次。”妈妈又真诚地补了一句,“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我就在隔壁。”
谨记当真相大白,事实证明孩子错了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说,“我早就跟你说过!”
也不要说诸如“怎么样?我就知道你不可能没有作业”之类的话,更不要带有嘲弄怀疑的心态,“是你真的忘了,还是故意撒谎?总想着玩怎么行,还不赶快把作业做完?”
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允许孩子犯一些错误,给他一个学习长大的空间。并且,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没有必要要求孩子立即承认错误,因为这需要相当程度的成熟和自信,而你的孩子尚未具备这些能力。需要花些时间明白自己的错误,进而开口说“对不起,我错了”,这对大人都并不容易,何况对于孩子。请放心,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坏孩子。
第16章
不会擤鼻涕的孩子——你是否在潜意识里蔑视你的孩子?
1、一堂感人的“人生课”
一天,我决定给儿童们上一节有点幽默的课:怎样擤鼻涕。
我给他们示范了使用手帕的不同方法,最后还指导他们如何能尽量做得不引人注意。我以一种他们几乎察觉不出的方式拿出手帕,并尽可能轻地擤着鼻子。儿童们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我,没有一个人发出笑声。
但是,我刚结束示范,他们就热烈地鼓起掌来,掌声就像在剧场中那样长久热烈。这使我有点儿纳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小的手发出这么响的声音,我也没想到这些幼儿会那么热烈地鼓掌。
接着我明白了,我触及到了他们那极其有限的社交生活中的敏感点。儿童在擤鼻子方面存在很大困难。由于在这件事上他们屡屡遭受大人的责备,故尔对此十分敏感。他们听到的叫嚷和辱骂的话语强烈地刺伤了他们的感情。更为伤害他们的是,为了不丢失手帕他们在学校里还得把手帕惹人注目地系在脖子上。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教他们擤鼻子的方法。当我这样做时,他们感到抵偿了过去的羞辱,而他们的掌声表明,我不仅公正地对待他们,并且使他们在社会中取得了一个新的地位。
我逐渐认识到,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成人通常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
一天,当我要离校时,这些儿童开始喊起来:“谢谢你,谢谢你上的这堂课!”当我离开教学大楼时,后面跟着一支静悄悄的队伍,直到最后我对他们说:“你们回去吧,踮着脚尖跑回去,不要撞到墙角。”他们转过身,飞一般地在门后消失。
这是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卓越的儿童启蒙大师蒙台梭利,在她所著的教育著作《3岁决定一生》中,就儿童的尊严感问题,记叙的一堂感人的“人生课”。
成年人包括孩子的父母往往没有意识到孩子有强烈的尊严感,他们常常无意识地表现出对孩子的蔑视,导致孩子产生很强的自卑感。
2、对孩子的蔑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的基本缺陷
对孩子的蔑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的基本缺陷,也是许多教师的基本缺陷。
虽然父母可能会相信他们的孩子漂亮完美,虽然他们可能会以他为骄傲、“望子成龙”,但似乎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使父母的实际行为表现得就像他总是认为孩子是“傻的”、“坏的”,所以需要不断的教训和纠正。这种错误的意识导致了成人蔑视儿童,并且他们常常把面前的孩子当成控制的对象,一定要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