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儿童资源网

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第三章爱孩子就要调动孩子
  孩子成长的营养源
  有个著名演员,大家都认识,就是王刚。王刚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曾经是个坏小孩》。王刚上四年级的时候特别淘气,老师实在受不了了,就让他转学,他害怕了,他害怕他爸,他爸打人特别疼。他每天早上不敢上学也不敢在家,只能背着书包去旧货市场、去古玩店。看的时间多了,他害怕了,怕学校开除他,他就想到了毛主席。他连夜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我很爱你,我叫王刚,我送你两张画,一张是小白兔吃萝卜,一张是解放军保卫祖国……信封写着:北京毛主席收。
  有一天,一个同学对王刚说老师让他去一趟,王刚想这下完了,得开除了。没想到,老师笑眯眯地说:王刚同学,请你和我到教导处来一趟。他想:不怕老师叫,就怕老师笑,一笑就没好事。结果教导主任也笑眯眯地对王刚说:请你和我到校长室来一趟。他想:这下真的完了,校长要亲自宣布开除了。没想到校长也笑眯眯地问他:你在北京有亲戚么?他说:有个姑姑。校长又问:她在中南海工作么?他说:没有呀。校长拿着一封信,上面写着:王刚小朋友收,落款写着:中共中央办公厅毛泽东办公室。校长说:能打开看么?王刚说:能。打开信,上面写着:王刚小朋友,你给毛主席的画毛主席收到了,谢谢你,希望你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校长激动地说:王刚同学啊,这不仅是你个人的光荣,也是我们全校的光荣啊!校长让王刚去了广播室宣读了这封信。后来有个作家写了个小剧本:王刚转变了。王刚自己演自己,他第一次以正面人物出现,大会小会表扬,王刚忽然觉得当好人的感觉真好。
  从此他就改当好人了,以后还当了明星大腕。他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过一个栏目叫《朋友》,有人攻击这个栏目说,不就是找几个名人互相吹捧吗?王刚说,那你来当嘉宾,我们专门说你坏话,一句好话不说,看你什么感觉。王刚说,人是需要别人吹捧的,人找到做好人的感觉,谁都不喜欢当坏人。
  我们想想那些坏孩子是谁培养的,不就是我们大人培养的么?都说他是坏孩子,不可救药,他当然就成了不可救药的坏孩子了。所以对任何孩子都不要说你坏透了,否则孩子就会从内心里产生反抗。如果你认准他是最棒的,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其实坏的不是孩子,是家长的眼光。
  在非洲有一所学校,老师给孩子上课,老师拿出一张白纸,上面点着一个黑点,老师问孩子:这是什么?黑点!孩子们说。老师说:太遗憾了,这么大的白纸你们没看到么?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上面点着一个白点,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很聪明,喊道:亮点!老师说:对了,再黑的纸也有亮点。在他的学生中坐着一个大家都认识的人,他就是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安南从小受到了这样的启发,因此他能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看到和平的曙光。所以珍爱孩子首先要改变你的目光。我和人家说过,五分钟之内我能发现孩子最大的优点,其实这不是说我眼光有多么敏锐,而是我内心里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最棒的。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用爱的阳光注视孩子,这是今天的家长最为需要的。
  假如你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孩子变得孤独寡言,你是不是扪心自问,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源。与孩子交流时,父母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
  九十三岁高龄的日本小儿科医生内藤寿七郎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爱哭闹的孩子只要一见到内藤博士就会停止哭泣。
  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男孩前来找内藤先生看病。妈妈说,一升装的牛奶,这孩子一口气就能喝光。因为喝牛奶超量患了牛奶癣,皮肤刺痒睡不着觉,举止焦躁不安。
  内藤先生不慌不忙地将白大褂脱下,然后跪在那个男孩面前,看着对方的眼睛。
  你喜欢喝牛奶吗?内藤先生温和地问道。
  男孩点点头。
  内藤先生仍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说:如果不让你喝你特别喜欢喝的牛奶,你能忍得住吗?
  男孩显出一副烦躁和不满的神色,并且把脸扭向一边。
  内藤先生并不气馁。他跟着转到孩子面前蹲下身子说:你可以不喝牛奶的,是吗?不管男孩怎样不耐烦,拒绝回答,内藤先生的目光一直充满着信赖,口气也十分诚恳。
  终于,男孩轻轻地点了点头。
  奇迹发生了。男孩回家后不喝牛奶了,湿疹症状很快消失。一年半以后,他的母亲认为可以少喝点儿牛奶了,可男孩说:大夫说能喝我才喝。母亲只好请内藤先生来帮忙。
  这一次,内藤先生仍然是看着男孩的眼睛,微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放心地喝牛奶了。从那天起,男孩真的又开始喝牛奶了。
  内藤先生通过这件事总结出:哪怕是才两岁的孩子,只要他明白了道理,就能控制自己。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爱的目光足够吗?这个口号提出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现在听起来仍然觉得十分亲切。
  因为,今天的孩子多么渴望爱的目光!
  一个男孩在外面玩耍弄脏了新衣服,妈妈用愤怒的眼光看着儿子大吼:瞧瞧你把衣服弄成什么样儿!抡起扫帚就要打。男孩不满地说:等我把新衣服脱下来您再打吧。我知道,妈妈喜欢的是衣服不是我!孩子的话多么尖锐!
  有一次,我乘火车去九江。我睡在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大眼睛的女孩在专心地看书。我对她发生了兴趣,用欣赏的目光久久地看着她。女孩敏感地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加认真了。我从中铺下来,坐在她身边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竟然把心里话全掏给了我这个不相识的阿姨。从女孩的话中得知,她是个一年级小学生,本来是个小班长,因为收作业太慢,被老师罢官了。因此,她感到一肚子的委屈。
  第二天早晨,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不可。她姑姑说:别跟着捣乱了,从来没有一次能把碗里的饭吃光。
  女孩用渴望的目光看着我。我爽快地对她说:好,我请你吃早饭。
  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得光光的,一点儿不剩才行!女孩想了想:半碗粥,半个鸡蛋。
  好。我用信任的目光看了看她,给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然后埋头吃起自己的饭来。
  开始,女孩吃得很好,不一会儿就玩了起来。她的姑姑在旁边开始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
  她会吃干净的!我微笑着对她姑姑说,又给女孩使了一个眼色。女孩什么都没有再说,把碗里的粥全喝了。看见我的眼睛里流露出惊奇,她竟然用小舌头把碗舔得一干二净。
  真了不起,说到做到!我向她伸出大拇指,以后我们吃多少,盛多少,再也不会剩饭了,对吧?
  对!女孩高兴地答应。
  爱的目光,竟然使这个七岁女孩一下子把我看成她可信赖的朋友!难怪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原来,这窗户里能发出许许多多的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信息是:我相信你!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
  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
  一次,我去一个城市给父母作报告,主题是:今天我们怎样爱孩子。
  散会后,等待签名和咨询的人排起长队。许多父母、老人是带着孩子来的。不论是大人孩子全都叫我知心姐姐,让旁边一位年轻的记者十分好奇。
  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跟我聊得十分开心,临走时她妈妈提醒说:跟阿姨说再见!女孩却一字一句认真地说:知心姐姐再见!我一听乐了,拍拍她的肩:好!够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