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一
照片上,一个胖胖的男孩,背着书包跪在马路边,一边哭一边望着身边怒气冲冲离去的母亲的背影。后来经过打听,我了解到,这位母亲在接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得知孩子在期中考试中成绩名列全班倒数第一。一气之下,便罚孩子在路边当众下跪。透过孩子那痛苦的面容,我仿佛看到了他受伤的心灵。这位母亲用跪在街头的手段来惩罚成绩不好的孩子,不仅损害了孩子的人格,伤害了孩子的尊严,也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
其实孩子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也罢,输也罢,都是成长的经历啊!输了怎么样?人生中输比赢多得多啊,人生一辈子最后才获得了成功。人要有承受输的这种能力,所以孩子考得好也好,考不好也好,爸爸妈妈都不要埋怨,都要去找到一种感受。我国奥运的射击冠军陶露娜最感谢的就是她的心理老师,比赛的半年前老师就对她说:别想金牌,金牌不在你手里,要想过程。她就闭上眼睛想怎么上场,怎么射击,最后获得了冠军。
在50年代,有一个杂技演员,走了一辈子钢丝没出过事,最后一次演出的时候他害怕了:千万别掉下来,千万别掉下来!结果走了一半掉下来摔死了。他走了一辈子钢丝为什么没掉下来?因为他想的是:下一步怎么走,下一步怎么走。最后一次为什么掉下来了?因为他想的是:如果我掉下来了,别人怎么看我。他妻子就说:我早预料他要出事了,那天他照镜子照了很久,说,最后一次了,千万别出事。于是他就出事了。这就是心理暗示。同样,进考场的孩子也需要支持,需要鼓励。
考试,是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极好机会,此时此刻,家长一定要用自己的良好心态,不断地向孩子发出正信息。如果这时家长发出的是负信息,常常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有个男孩曾对我说:每次考试只要一想起爸爸的皮带、妈妈的吼叫,我的手就发抖。
相反,家长发出的正信息,常常会让孩子感动。许多家长看了知心姐姐的快乐人生三句话,学会用太好了、我能行的正信息鼓励孩子,使许多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
做家长的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成绩考得不好不是打就是骂,应该允许孩子有胜有负,要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让他们以平稳、洒脱的心情勇敢地走进考场。
湖北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檀山中心学校毛成科的爸爸就是一位成功的爸爸,他给《知心姐姐》来信说:
我只有一个儿子,从小我就对他要求严格,从不娇生惯养。在小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进了中学,他与同年级三百多名学生相比,仍是佼佼者。当然,考试也有失败的时候,在初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时,他的成绩一下滑到了班上三十名以后,榜上无名了。回家后,我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了?爸爸,我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我详细地询问了他的考试情况后,对他说: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本身就是一种诚实、勇敢的行为,成功永远喜欢照顾有勇气的人。只要你认真地总结失败的教训,找出考差的原因,努力赶上去就是了。从此,儿子更加自觉。
那一年很不幸,夏天,我的女儿溺水丧命;秋季,我又突患右眼白内障,在我爱人带我外出治眼疾时,我把孩子叫到身边对他说:科儿,妈妈要陪爸爸外出治病,不要挂念我们,只要一心一意地学习,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精神安慰。爸爸妈妈相信你会努力,你会争气的。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在中考时,他的成绩超出郧阳地区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被录取到杨献珍创办的郧阳第一中学学习。
实践让我感受到:对孩子的信任,再加上对孩子失败的很好诱导,是孩子成功的秘诀。
另外,复习时,家长不要嘱咐个没完,要让孩子在一个安静宽松的环境中,全神贯注地复习功课,孩子才能学进去。
真希望家长们都像这位成功的爸爸一样,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考试前,请这样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即使考坏了也不要紧,只要你尽了力!
家长千万别在孩子考试前说,如果考不好会怎么样,如果考得好会怎么样,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要告诉他们一切正常,只要朝着心中既定的目标努力,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尽力了就行。
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曾有过充满梦幻的童年时代,这对于人一生的择业和成功十分重要。可我们对待自己孩子的梦想和目标,又要有什么态度呢?
浙江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读了鲁班小时候玩泥巴的故事,写了一篇读后感:
鲁班小时候用泥巴搭了许多桥,他妈妈说:真了不起!后来鲁班成了建桥专家。可我玩沙土,我妈却骂我没出息。我看以后出不了鲁班了,因为没有鲁班他妈了。
这位小学生用寥寥几笔,便点出了目前家教中存在的问题。
有的父母,总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却对孩子自己的梦想不屑一顾。其实,这些童年的梦想正是孩子成功的第一块基石,无论他想干什么,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成功。
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我们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发现孩子究竟对什么感兴趣;二是让孩子多看报纸、杂志和书籍,多与外界接触,让孩子多接触新的思想和新的信息,激发孩子产生自己的兴趣,树立自己的理想,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
少年时期的孩子,天真无邪、热爱生活,头脑是一张白纸,可以书写最好最优美的诗句,可以描绘最新最美丽的图画;少年时期,也正是播种理想的种子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如果能够树立起人生的目标,犹如在心中播种了一个太阳,一个给人以希望的太阳,一个给人以力量的太阳。
2000年3月14日,我忽然收到一封来自解放军驻四川省某部队的信件。
这是谁给我写的信呢?
打开信,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最后一页,只见落款处写着:
一位渴望和您联系的学生--杨小虎。
杨小虎,原来是他!
一个虎头虎脑的农村孩子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六年前的一天,我驱车从北京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手拉手希望小学。这是用中国少年报社组织全国小朋友捐献的20万元压岁钱修建的第一所手拉手希望小学。
明亮的教室里坐满了农村的孩子,他们朴实可爱的小脸上写满了喜悦。
我一边回答着孩子们向知心姐姐提出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等方面的问题,一边在教室里来回走着,忽然,我发现一个高个的男孩手中捏着一个只有一寸长的铅笔头,破旧的文具盒里再也没有第二件东西。
我俯下身,仔细看他写的字,我惊呆了--好一手工工整整、隽秀有力的字啊!
你叫什么名字?我问道。
我叫杨小虎!男孩子腾地站起来,大声回答,我的理想是当一名解放军!他眉宇间闪烁着一股子自信的神情。
好!我相信你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解放军同志!我激动地夸赞着他,仿佛我面前站着的就是一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
临走,我用自己的一支圆珠笔,换回了杨小虎的那个铅笔头。
这个铅笔头,我一直带在身边,经常拿出来给城里的孩子看。城里的孩子都十分惊讶:真没想到,农村孩子学习条件那么差,却又那么热爱学习;他们还说,自己用过多少支铅笔数也数不过来了,可从来没有一支用到这么短。后来,孩子们给西柏坡希望小学的同学送去了许多铅笔和其他文具。
这些年,无论我在做什么,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一张朴实可爱又充满自信的脸,我心中一直呼唤着:杨小虎,你在哪里?
他真的当上了解放军战士!我急不可待地一字一句地读着杨小虎的信:
卢阿姨,我是杨小虎,您可能会感到这个名字很陌生吧?因为我们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