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向教育厅长推荐的一组文章
后马弘毅先生于1988年,在当时举国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疯狂挤兑存款、腐败现象猖獗之秋,又首倡在中国创立"人民建议征集制度"(这八个具有相当政治份量的字出自马弘毅先生),他当时并提出了一整套有关理论和实际实施构想,以期更新完善中国的现行的决策机制,集中民智、体现民意,未雨绸缪化解各方矛盾,积极推进我们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进程,力使整个国家融入国际社会主流,接续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为人类文明事业做出正面贡献。这套制度设计在马弘毅先生从中央到地方,向有关各方的全力倡导和持久不懈的努力推动下,目前在我国已经成了整个国家政治生活层面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实践效果积极进取,功莫大焉。在此以前,我国凡涉及国计民生的大小决策、立法行为等,绝少听说有谁事先公开征集人民建议、让人民大众普遍参与的,既使多少年来极其罕见地个别出现一两次例外,也非制度使然,并无丝毫制度保障。实际上,任何一项涉及大局的政治制度的创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从未听说可以自下而上得以确立的。它的意义不仅在此,更难能可贵的在于"人民建议征集制度"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主政治制度,维护的是国家和全社会的整体利益,不是极少数人有损于公众的特殊既得利益和法外特权。马弘毅先生就像阿基米德手里的那个小小杠杆,有准备地看准支点,撬动的巨大力量所产生的健康结果和积极影响是惊人而不同寻常的。同时可以想见,马弘毅先生本人具备的把握能力、全局视野、远见卓识、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综合学识、心理素质、政治智慧、活动能量、说服能力、协调能力、社会关系、工作经验、个人才干、文字功底如何,及他持之以恒一心为公、为大众利益自愿付出一切的超凡努力又如何。他的确是个人才,如此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才正像前林业部长马玉槐和中组部政策研究室老主任周长年所言:“很是难得。”因为他干成每一件关系重大、极有利于国计民生大事的整个过程,其身份由始至终均为普通人,办所有事利用的即不是个人的权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智慧、是顺乎民意的牢固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来自大家发自内心的广泛支持拥护,这也是他顶难能可贵的地方。他的壮举验证了中华民族人民的伟大,那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祖国历来提倡的就是这样一种高尚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纵观13亿国民,人人如得这样,何愁中国不强于世界?这使人想起了一句名言:"真正的伟力来自民众之中,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CCTV1995年3月5日的《东方之子》栏目,利用一整期节目,对马弘毅先生的有关事迹作过比较详尽的这方面专题报道,题为:《全国著名建议家马弘毅》。在1995年3月5日这天起相继开幕的当年全国人大会议、政协全国会议召开期间,《全国著名建议家马弘毅》该档节目被当时的中国中央电视台各频道一直接连反复播映着,一时引发了相当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CCTV著名主持人白岩松采访马弘毅先生的这次与"东方之子"的对话,后来还被专门收录进了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一直延用至今的教科书《精神的田园--"东方之子"学人访谈录》(华夏出版社出版)和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方之子访谈录》等书之内。这些文献,经久不衰,每个读者捧读它们,至今无不喜爱。
马弘毅先生认真履行公民职责,自觉尽到公民义务的许多动人故事及其不朽主张与思考,这些年来正在被陆续载入中国大中小学校的各种教科书或教育工具用书之中,如人民出版社出的《共和国的记忆》、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的《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等,不一而足。马弘毅先生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作为一个公民,只要真正怀有忧国爱民之心,那便无论"尊""卑",在任何情况下均可有所作为,均可实际参与促进社会进步、均可实际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并其刻苦努力结果也一定可以得到祖国认可和历史肯定的。马弘毅先生以下这段佳话说得太对了:"人类历史是由一个个挥之不去的时代缩影所组成的。没有这一个个缩影,历史长河无从形成。没有一个个文明接力者的奋发努力,中国和世界不可能永续前进。"马弘毅先生的爱国奉献精神及其自尊自重的高尚公民行为,就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历史长河中力争有所作为的一个缩影,就是中华民族其中一个现实成员对人类文明自觉尽到自身义务的真实写照,值得敬重,更值得推崇!
二、马弘毅先生又是位认真、负责的父亲
他教育指导、引导的女儿马宇歌,是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世上至今只有一个人名叫"马宇歌",网上在她名下可以搜到的该生成长实况报道和社会各界对之研讨文章,数以万计,逐一佐证了马弘毅先生的教育学说的确实际有用。
马弘毅先生以其善良的天性、先进的理念、高远的眼光、博大的胸襟、负责的精神、丰富的知识、智慧的语言,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众多独到而深刻的意见与建议,为国内外学界专业组织及个人所重视。他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应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个观点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进行有益的深入思考,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影响不可限量。
三、在家庭教育问题上马弘毅先生的独到深刻见解和做法
马弘毅先生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希望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首先要向这个方面努力。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榜样,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健康成长。"?
尽管马弘毅先生日常工作繁忙,但他教育孩子却从不放松。女儿离开幼儿园1993年入学的第一天,他到校参加家长会。会后,其他所有家长领着孩子都走了,马弘毅先生却和女儿一起,未经任何人提醒示意,自动把开会用的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给孩子上了她入学后的人生第一课。这堂课,使孩子终生难忘。?
马弘毅先生常在工作之余给女儿讲故事,讲历史,讲人文典故。女儿马宇歌至今还保存着两块珍爱徽章,一块上面刻着"博爱",一块上面刻着"天下为公",她常常轮换地别在自己胸前,以表达对它们的无限珍爱--这不仅仅是爸爸在她出生时赠送的最好礼物,还因为爸爸自幼给女儿配戴徽章时讲述的那些可歌可泣感人故事,实在令宇歌难以忘怀了。爸爸经常向小宇歌谆谆教诲:长大要成为爱祖国、爱民族、爱人民、爱世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向孙中山、杨靖宇这些仁人志士和英雄人物们学习。她铭记爸爸的教诲:"人不能光为自己活着,要以天下为己任。"
马宇歌在学校里乐于助人是出名的。只要班上有请病假的同学,不论晚上放学多迟,天气多恶劣,她都要先去缺课的同学家里给他们补完课,自己才走回家去吃饭。
可是有一次,宇歌自己病了,却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来看望她问寒问暖给她补课。这让宇歌很伤心。就在那一次,正上小学二年级的宇歌,初春时节自己一人在清扫教室擦黑板之际,由于踩翻椅子负了重伤,不得不在家里卧床休息了。她多么希望有同学也来看看她呀,和她说说话、补补课。一连5天,竟然没见一个人影儿。这使她异常孤独,将心比心感到十分难过。
父亲最懂女儿的心思了,他耐心地开导躺在病床上的小宇歌:"不要过分看重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得到才去付出的。我们的付出是为了让别人幸福、让社会文明、让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