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向教育厅长推荐的一组文章

儿童资源网

教育部长向教育厅长推荐的一组文章


  这些引导,对宇歌形成胸襟宽广的良好品质,至关重要。
  宇歌从小就受到父母良好社会公德的言传身教:对人要热情、真诚、文明、礼貌。邻居唐博佑爷爷是位80高年龄的北京市丰台区第五小学校的退休老教育工作者。老人只要上街购物,遇上马弘毅先生,马弘毅先生总要在百忙中去搭把手,实际帮助他老人家。宇歌经过这种耳濡目染,遇到老、弱、病、残也会像爸爸一样主动上前,帮他们解决困难,献上自己的一颗爱心,一份热忱。宇歌6岁挣的第一笔稿费,便为酷爱书法的唐爷爷买了两支毛笔,用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孝心和敬意。诸此等等,宇歌于是受到了许多人的由衷称赞,也结交下了无数好朋友。
  再看马弘毅先生是怎么教育女儿自主、自强的吧:
  还在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父女俩去北京动物园玩儿。看到猿猴,宇歌不明白动物说明牌子上写的这话什么意思:"它们是人类50万年前的祖先。"爸爸就给女儿讲了个有趣的故事:很早以前,地球上有两支不同的猿群,他们原本都是一个妈妈生的。由于环境变迁,一支猿群勤用四肢,逐渐学会了使用工具,进而学会用火,时时、事事、处处自觉地"正向"推动历史不断前进,后来进化成了我们现在的人类。而另外一支猿群呢,他们很是固步自封,其中的猿猴山大王,出于贪恋权色的极其自私目的,唯恐失去自己上辈子使用武力欺骗大家篡夺来的世袭位置,还心地狭窄不知行秽、不知丑陋、十分可悲地反复发表愚昧声明,哀号坚决不照搬邻居的任何成功经验和好做法、拒绝向各方文明学习;强迫本部成员安于当时的现状,安于连猿猴山大王自己都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来的、那些当时集世界之大成的老一套落后透顶的各种做法;呵令谁也不许有所创新,甚至连其子孙后代也绝对不允许它们有一丝独立思考的征兆出现,更怕它们受到任何进步事物的影响。猿猴山大王把祖宗好不容易进化来的那点智慧和功夫,都用在了怎样绞尽脑汁千方百计阻碍历史向前推进的方面,贼眉鼠目,日夜监视大家的一举一动。结果使本族群个个心怀不满的老老少少的男女,混在一起,始终停留在了依赖野果为生的猿猴阶段。迫于猿猴山大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六亲不认、肆意残害生灵的野蛮压力,它们彼此含着泪水的眼里,除了吃也就只能剩下吃了,终日闭目塞听,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成了对文明进步毫无建树的一大堆活着的肉。实在可笑!后来全被逮住关进了笼子,和猿猴山大王一起,成了现代人放在动物园里的观赏对象。你看导致迟早出现的这种结局,不是注定自找的吗?猿猴比起人来,当初最大的落后,其实就是主导它们命运的猿猴山大王一伙,在观念上太落后了--正因为问题的实质出在这里,所以这种动物根本没有条件、没有基础、没有能力,毫无可能进行任何有益的反省反思--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重大缺陷,更难醒悟自己的可悲之处和面临的族群性危机、危险,究竟表现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直到上上下下都被捉住关进了笼子,它还认为当初拒绝文明、抗拒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是猿猴们最"具有本王特色"的唯一正确选择呢……太可悲了,这群自绝于文明、自绝于人类、脑子不往正道使的原始动物!
  宇歌听后很受启发,她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谁如果总是坐井观天、心地狭窄自以为是、依赖和懒惰,便只能被淘汰;惟有打破成见,对世界一点也不嫉妒,丝毫不恶意揣测他人,专心致志向上、学习、勤奋、自强,才能不断进步。不仅自然界诸事如此,人类社会所有情况谁也逃脱不出这个规律的制约。宇歌从那天开始,更在意自己的思路想法是否进步了,她最怕观念上的落后像那群没出息但很值得同情的猿猴一样,将来也被要死的差劲观念误了自己一生。
  宇歌4岁学会骑两轮自行车。刚会,父亲就领着她各自骑车到离家20多公里远的北京郊区大兴县去了。返回时,宇歌实在骑不动了,父亲就用绳子拴在小车的龙头上,父女俩又一起"骑"回了家。
  宇歌上小学前,在那被整托三年的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离她家有公交车5站地远。为了培养女儿认路和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身心强健,从小每回上、下幼儿园,都是任由女儿在前边跑着"开路",父亲跟在后边骑车追。女儿实在跑累了,才把她抱上车。
  为了开阔女儿的视野、增长见识,父亲每去外地出差,都尽可能带上自己的女儿,为她增长阅历创造有利条件。到小学3年级,小宇歌已经跟着父亲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爸爸计划着还要适时进一步放她去独立学访全国乃至世界呢。
  宇歌3岁时过"五一劳动节",父母带她去看电影。上演过程中,间休,观众干什么的都有。为了抓机会锻炼孩子的胆识和勇气,马弘毅先生鼓励女儿说:"宇歌,你到台上去向大家敬个礼,再给大家表演表演你在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即后来的中国儿童中心)学的舞蹈'小鸭子'吧。大家一定爱看,给你鼓掌。"宇歌勇敢地上了台,场内安静下来,人们张着嘴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欣赏完小宇歌的出色表演,大家方才如梦初醒,一下子从惊讶到佩服,送上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有人不相信家教的作用,他们说,小宇歌从小早熟,少年老成,性格天生就好。马弘毅先生笑而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小宇歌和所有同龄的孩子一样,也爱玩,也爱和父母撒娇。他讲了这样一件往事:
  宇歌小学3年级,体育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买双旅游鞋上体育课用。父亲当时到街上给女儿买鞋时发现:旅游鞋每双要价34元,而每双雪地靴仅要14元,同样适合运动课穿。于是他给孩子买了双雪地靴回来。宇歌因没见到自己希望的旅游鞋,难过地哭了。马弘毅先生语重心长地开导她:"你经常跟爸爸一起参加我的老同学全班聚会,每次我都穿得很朴素,你觉得我因为衣着简朴而影响了大家对我的尊重吗?"女儿摇头,否认了父亲的提问。"我带你参观过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丰泽园故居,他的家里阔气吗?那里摆放的家具我们也都有。可他却是全国人民的领袖呀,他的声望并没有因为他在这里的家被看上去外表很一般而受到丝毫贬低性的影响。"父亲的话让宇歌懂得了一个道理:人的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宇歌的双眼当时还挂着泪花,就高高兴兴地立刻跳了起来说"爸爸,这双鞋真好!"第二天,她自己穿上爸爸买的雪地靴上学去了。体育课上,小宇歌欢蹦乱跳,玩得可开心了!?
  有人评价马弘毅先生教女有方,认为宇歌的健康成长,父亲功不可没。
  马弘毅先生不想"贪功",他说,小宇歌和所有孩子一样,原先只是张白纸,她的好品质是经多方面影响教育,一点一滴积累而成的。做父亲的只不过起了点启发、熏陶的作用。
  又有人质疑:别人家的父母都在帮孩子学文化课,不仅要督促孩子学习琴、棋、书、画,还要帮着批改作业,而你却即不请家教,又不给孩子买课业辅导教材,反而偏偏重视一力教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助人、服务社会,这到底是图的哪门子呢??
  马弘毅先生回答:"未来社会需要的新生力量,是目标非常明确,牢固地以接力人类文明、创造人类文明、奠基人类文明三大主题为己任,思想解放、心胸开阔、远见卓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廉洁诚信,富有高度民间亲和力,民主、宽容、创新、自立、图强的开放型高素质,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技能的一代体魄强健的有为人才。将来他们要以中国为出发点,与国际社会、世界潮流同呼吸共命运。现今我们培养孩子,一定要偏爱真理、深入人心、立足社会、放眼未来。这是为人父母不可推卸的今生使命与重大社会责任,应根据人类的发展方向及共同价值观,紧密结合民族的长远利益,矢志不移出色地教育好我们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