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十卷

儿童资源网

理想国-第十卷


    格:这是十分显然的.
    苏:到此,我们已可以把诗人捉住,把他和画家放在并排了.这是非常公正的.因为像画家一样,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因为像画家一样,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的.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他的作用是培育.激励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就像在一个城邦里把政治权力交给坏人,让他们去危害好人一样.我们同样要说,模仿的诗人还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建立起一个非善的政治制度,通过制造一个远离实在的影像,通过讨好那个无法辨别大和小,把同一事物一会儿说大一会儿又说小的无理性部分.
    格:的确是的.
    苏:可是,我们还没有控告诗歌的最大罪状呢.甚至它有一种能腐蚀最优秀人物(很少例外)的力量呢.这是十分可怕的.
    格:它如果真有这样的力量,的确是很可怕的.
    苏:请听我说.当我们听荷马或某一悲剧诗人模仿某一英雄受苦,长久地悲叹或吟唱,捶打自己的胸膛,你知道,这时哪怕是我们中的最杰出人物也会喜欢它,同情地热切地听着,听入了迷的.我们会称赞一个能用这种手段最有力地打动我们情感的诗人是一个杰出的诗人的.
    格:我知道,是如此.
    苏:可是,当我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了不幸时,我们就会反过来,你也知道,以能忍耐能保持平静而自豪,相信这才是一个男子汉的品行,相信以往在剧场上所称道的那种行为乃是一种妇道人的行为.
    格:是的,我也懂这个.
    苏:那么,当我们看着舞台上的那种性格......我们羞于看到自己如那样的,......而称颂时,你认为这种称赞真的正确吗?我们喜欢并称赞这种性格而并不厌恶它,如此做是有道理的吗?
    格:说真的,看来没道理.
    苏:尤其是你假如这样来思考这个问题的话.
    格:怎样思考?
    苏:请你作以下的思考.舞台演出时诗人是在满足和迎合我们心灵的那个(在我们自己遭到不幸时被强行压抑的,)本性渴望痛哭流涕以求发泄的部分.可我们天性最优秀的那个部分,因未能受到理性或习惯应该有的教育,放松了对哭诉的监督.道理是:它是在看别人的苦难,而赞美和怜悯别人......一个宣扬自己的美德而又表演出极端苦痛的人......是没什么可耻的.另外,它认为自己得到的这个快乐肯定是件好事,它是一定不会同意因反对全部的诗歌而使这种快乐一起失去的.因为没有多少人能想到,替别人设身处地的感受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为自己的感受,在那样的场合养肥了的怜悯之情,到我们自己受苦时就不容易被压服了.
    格:非常正确.
    苏:关于怜悯的这个论证法不也适用于喜剧的笑吗?你虽然自己本来是羞于插科打诨的,但是在看喜剧表演或在日常谈话中听到滑稽笑话时,你不会嫌它粗俗反而觉得非常快乐.这和怜悯别人的苦难不是一回事吗?因为这里是相同地,由于你的理性担心你被人家看作小丑,因而在你跃跃欲试时克制了的你的那个说笑本能,在剧场上你任由其自便了,它的面皮愈磨愈厚了.于是你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在私人生活中变成为了一个爱插科打诨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