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三卷
格:是的,我十分以为然.
苏:不过有一点你是可以立即决定下来的,......美与丑是紧跟着好的节奏和坏的节奏的.
格:当然了.
苏:再说,好的节奏紧随好的文词,有如影之随形.坏的节奏紧随坏的文词.至于音调亦是如此.因为我们已讲过,节奏与音调跟随文词,并不是文词去跟随节奏和音调嘛.
格:显然是这样的,这两者一定要跟随文词.
苏:你以为文词和文词的风格怎么样?它们是否和心灵的精神状态一致的?
格:当然是.
苏:其它一切紧随文词?
格:是啊.
苏:那么,好音调.好言词.好风格.好节奏全都来自好的精神状态,所谓好的精神状态并不是指我们用以委婉地称呼那些没有头脑的忠厚老实人的精神状态,而是指用来称呼那些智力好.而品格好的人的真正的良好的精神状态.
格:纯粹是这样的.
苏:那么,如果年轻人真正要做他们该做的事情,不应当随时随地去追求这些东西吗?
格:他们应当这样.
苏:绘画一定充满这些特点,其它类似工艺如刺绣.纺织.建筑.家具制作.动物身体以及植物树木等的自然姿态,也全都充满这些品质.因为在这些事物里都有优美与丑恶.坏风格.坏节奏.坏音调,类乎坏言词.坏品格.反之,美好的表现和明智.美好的品格相适相近.
格:很对.
苏:那么,问题只在诗人身上了?我们要不要监督他们,逼迫他们在诗篇里培植良好品格的形象,否则我们宁可不要有什么诗篇?我们要不要同样地监督其他的艺人,阻止他们无论在绘画或雕刻作品里,还是建筑或任何艺术作品里描绘放荡.邪恶.卑鄙.龌龊的坏精神?哪位艺人不肯服从,便不让他在我们中间存在下去,否则我们的护卫者从小就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有如牛羊卧毒草中嘴嚼反刍,近墨者黑,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了.因而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象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见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中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同优美.智理融合为一.
格:对于他们,这可以说是最好的教育.
苏:亲爱的格劳孔啊!也就是这个缘故,所以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位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便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再者,一个受过适宜教育的儿童,对于人工作品或者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感受其鼓舞,并且从中吸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对任何丑恶的东西,他能象嫌恶臭不自觉地加以谴责,虽他还年幼,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到长大成人,理智来临,他会似曾相识,向前欢迎,由于他所受的教养,令他同气相求,这是十分自然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