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第三卷

儿童资源网

理想国-第三卷


    阿:它的确是大家所喜欢的.
    苏:但是或许你要说这与我们城邦的制度是不适合的.由于我们的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儿.
    阿:是不合适的呀.
    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邦是唯一这种地方的理由:鞋匠总是鞋匠,并不在做鞋匠之外,还做舵工;农夫总是农夫,并不在做农夫之外,还做法官;兵士老是兵士,并不在做兵士以外,还做商人,如此类推.不是的吗?
    阿:对.
    苏:那么,有人假设靠他一点聪明,能够模仿一切,扮什么,象什么,光临我们的城邦,朗诵诗篇,大显身手,认为我们会向他拜倒致敬,称颂他是神圣的,了不起的,大受欢迎的人物了.与他愿望相反,我们会对他说,我们不能让这种人到我们城邦里来;不准许法律这样,这儿没有他的地位.我们将要在他头上涂以香油,饰以羊毛冠带,送他到别的城邦去.至于我们,为了对自己有益,要任用较为严肃较为正派的诗人或者讲故事的人,模仿好人的语言,依照我们开始立法时所定的规范来讲唱故事以教育战士们.
    阿:假如我们有权这样做的话,我们正应当这样做.
    苏:现在,我的朋友,我们可以认为已经完成了关于语言或故事的"音乐"部分的辩论,因为我们已说清了应该讲什么以及怎样讲法的问题.
    阿:我也这么认为.
    苏:那么,是不是剩下来的还有诗歌与曲调的形式问题吗?
    阿:对,诚然如此.
    苏:我想任何人全都立刻可以发现我们对这个问题应该有什么要求,假定我们的说法要前后一致的话.
    格(笑着):苏格拉底,我恐怕你说的"任何人",并不包含我在里面,虽然多少有一点想法,我匆促之中没有把握预言我们应该发表的见解是什么.
    苏:我猜想你一定有把握这样说的:诗歌有三种组成部分......词,和声,节奏.
    格:啊,对,这点我知道.
    苏:那么就词而论,我想唱的词和说的词没有分别,必须符合我们所讲过的那种内容与形式.
    阿:对.
    苏:还有,调子与节奏必须也符合歌词.
    格:当然啦.
    苏:可是我们曾经说过,我们在歌词里不需要有哀挽与悲伤的字句.
    格:我们不需要的.
    苏:那么什么是挽歌式的调子呢?告诉我,因为你是懂音乐的.
    格:混合的吕底亚调,高音的吕底亚调,以及与此相似的一些音调属于挽歌式的调子.
    苏:那么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废弃掉,它们因为对于一般有心上进的妇女尚且无用,更不要说对男子汉了.
    格:很是.
    苏:再说,饮酒对护卫者是最不适合的,萎靡懒惰也是不合适的.
    格: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