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七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七

    章一
    我们在进行下一论题......最好的政体......的精确研究之前,应该先论定人类最崇高的生活的性质.人们如果对于这点还不清楚,则对于理想政体的性质也一定不能明了.那么,世界只要不反乎常道,我们就能希望最优良的生活应当寓于各邦在现实情况下所可达到的最优良政体中.我们首先要求取全人类在一切情况之下公认为最所乐愿的某些生活方式;并且从而考察公共社会团体所希望的生活是否就相同于各个私人所乐愿的生活方式.
    人类最崇高的生活这个论题,已详见于院外课程所授的讲稿;我们认为以前所说大体尚属恰当,现可以简单地重提几句.我们对于最优良的生活所作的分析,的确谁都不以为误.人们能够有所造诣于优良生活者一定具有三项善因:外物诸善,躯体诸善,灵魂诸善.论者一般都公认唯有幸福的人生才完全具备所有这些事物.有些人听到蝇声掠过身边就突然惊惧,有些人偶感饥渴便饕餮纵饮,有些人为了两个铜元而不惜毁伤他平时最相好的朋友,有些人心志愚昧像小儿或迷惑像疯子:任何一个人要是没了丝毫勇气.丝毫节制.丝毫正义.丝毫明哲,世人决不称他为有福的人.这些命题一经提出,完全可以获得绝大多数人的立即赞同.但是如果进一步考究到人生对上项诸善各自应有多少而后可说是适如其量,各项善物之间又孰重孰轻,人们对这些命题就会发生不同的意见.有的以为人对于诸善只需适如其量已足够,至于财富.资产.权力.名誉以及类此的种种事物则多多益善,没有限度.对于依据这种思想而行动的人们,可以作这样的答复;"请注意事实,事实不难帮助你领悟而了解问题的真相,灵魂诸善的所以能够形成并保持德性,无所赖于外物.反之,外事物的效益就必有赖于灵魂诸善而始显露.你也可以看到,人们虽于外物的充裕和人性的完美两者都可获得幸福,两者结合起来也可获致幸福,然而凡德性不足而务求娱乐于外物的人们,不久就知道过多的外物已经无补于人生,终究不如衣食才能维持生活,而虔修品德和思想,其为幸福毕竟更加充实."除了人生的经历可以给这些论旨作出证明,我们也不难在思想上求得理解.外物诸善,有如一切实用工具,一定有所限制.实际上,一切应用的事物,在这里情况完全相同;任何这类事物过量都对物主有害,至少也一定无益.灵魂的各种善德都愈多而愈显见其效益......这里我们的确应该不仅称颂每一善德,还须指明它的实用.我们可举出一个大家公认的命题;我们如果较量事物之间的优良程度,就能知道每一事物的最好情况都符合于其所以表现这个最好情况的本质.那么灵魂之所以为物,要是在本质上以及它在人生所表达的境界上,比我们的财产或躯体则更可珍贵,最高尚的灵魂也一定比我们最富饶的财产或最健壮的躯体为更可珍贵.又,所有这些外物之为善,实际都在成就灵魂的善德,所以一切明哲的人正应该为了灵魂而借助于外物,不要为了外物竟使自己的灵魂处于屈从的地位.
    因此,我们大家可以确认各人所得幸福的分量,恰好应相等于他的善德和明哲以及他所作善行和所显智慧的分量.神的本性正该是这一真理的征信.神是快乐幸福的;但神之所以为至乐而全福,无所凭于外物诸善,他一切由己,一切为乐而道福的诸善已全备于他的本性之中了.这里也可从而阐释幸福和幸运之间所应有的区别.人往往由于偶然的机会获得灵魂之外的诸善;可是谁都不能完全依赖偶然的机会而成就其正义和敦厚〔属于灵魂的〕诸善〔由此而获得幸福〕.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