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
我们在"关于政体研究的初编中",已经分清了政体的三个正宗类型: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及相应的三个变态类型:僭主政体是君主政体的变态,寡头政体为贵族政体的变态,平民政体为共和政体的变态.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已讲过.研究所谓最优良的政体实际上就是研究所谓"贵族"及"君主"这两种政体;这两种政体和理想政体一样,都必须有必要的条件并以建立社会的善德为宗旨.我们在前也已说明过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的区别,并说明了君主政体应该建立在何时何地.所以,余下的论题是(一)原为多种宪政通称而又用作一种政体的专属名词的所谓"共和政体"及(二)〔在变态政体方面,〕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和僭主政体.
可以显见变态政体何者比较恶劣,以及何者最为恶劣.最优良而近乎神圣的正宗类型的变态一定是最恶劣的政体.君主政体或是仅有虚名而毫无实质,或者是君王具有超越寻常的优良才德.因此,僭政是最为恶劣的,它同正宗偏反,处于相隔最远的一端;寡头与贵族政体相违背,是次劣的政体;平民政体是三者中最可以容忍的变态政体.先进学者之一曾做过政体的区分;然而他所应用的原则与此不同.按照他的原则,一切政体都可以有良好的也可以有恶劣的种别:譬如寡头政体就有优种和劣种之分;由此看来,对于平民政体的良种就应该把它列入优良政体之内,作为其中最低的一个品种,把它的劣种列入恶劣政体之内,作为其中最高的一个品种,在我们看来,这两政体的任何品种都应列入恶劣政体之内.这里不能说寡头政体有好有坏,只能说是某一种更劣于另一种而已.
但是我们对于政体优劣的评价不必多加赘述.〔这里,应即申述我们正待研究的程序.〕既然说平民政体与寡头政体各有不同的品种,第一,必须分清并且列举每一类型政体的诸品种.第二,我们应该考察哪种政体......姑且不论理想的政体......最受欢迎并最易实施,我们又应该考察在这种一般采用的类型之外,是否还有另一些比较接近于贤良性质而又组织得比较好的政体,也一样可为大多数城邦所采用.其次,在政体的其它诸种类型中,我们应该考察哪一类适宜于哪一种公民团体.比如,某一种公民团体宁愿采取平民政体而舍弃寡头,而另一种公民团体则又以寡头比平民政体为相宜.又次,我们应该考虑,人们假若要建立各种政体,例如平民和寡头政体的各种类型,他应该怎样着手进行.最后,等我们把这些论旨......简单说明以后,还应尽力之所及,再研究最后一个问题:一般政体是怎样毁灭的,各个政体是怎样毁灭的,怎样才能保全这些政体?它们所由毁灭及保全的原因何在?
章三
政体之所以会分成若干不同类型的原因,是在于每一城邦都是由若干不同部分组成的.最初,我们就看到每一城邦由若干家庭所组成.其次,这许多家庭分化为若干部分......富有阶级.贫穷阶级和中产阶级.富人具有重步兵的装备,穷人则无有这种装备.又次,平民从事不同的行业......一部分为农,一部分为商,另一部分为工艺.又次,在邦内著名人物之间,依据财富和家产的大小,还是有所区别的;譬如战马只有富饶的人家才能育养,而各家的马匹数就有多有少.在古代,擅长以骑兵制胜的城邦常为寡头政体,就因为战马畜于富饶的著名家族.这些寡头城邦惯常用骑兵队和邻邦作战,我们可以举爱勒特里亚.卡尔基.梅安徒河上的马格尼西亚,以及小亚细亚的其它许多城邦为例.在著名人物(贵要阶级)之间,除了财富之外,还有其它的区别:如门望之别;如才德之别;又如我们在讨论贵族政体时曾分析而列举了一切城邦生活所必须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著名人物之间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