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一
〔如果说获得财产的技术的确不同于家务管理,〕但这是否是家务管理的一部分或是另一项独立技术,仍然是一个疑问.财富有许多种类,倘使力求致富的人遍想各种财货的来源,他首先就会考虑农作是否是致富方法的一部分,或是另一种独立技术.实际上我们将由此遍询一切足以营生和积财的行业.问题又引到另一方面:维持生活的食料种类甚多,动物和人类都需要食料来维持生命,于是由于不同的食料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在动物界中,我们看到有些群居,有些独处,我们又看到它们的摄食,有些吃肉,有些吃草,有些则荤蔬全吃,其营生方式的为聚为散,就随他们摄食方式的相异而有所区别.自然令动物各自按照觅食营生的便利而养成各自的生活习性,即使在同一类的动物中,这种习性也是大有差异,肉食性动物各品种各选择不同的肉料,蔬食性动物各品种对草木和籽实的嗜好也各有偏爱.人类生活方式也和各种动物相似,相互间具有很大的差异.人类最懒散的要算牧人(游牧民族).他们以驯养的动物为食,生活最容易,这就较为闲逸;他们的畜群因饲草的荣枯丰缺而转移牧场,他们也得跟着流徙,这仿佛是在耕种"一块生长活物的田园",另一些人则靠狩猎营生,狩猎〔捕捉野生动物〕又有许多种不同方式.有些人以劫掠为生;有些居住于湖畔.河边.沼泽地区或海滨的人就适于从事渔捞;另一些人则以捕禽逐兽为业.不过,人类中的大多数都是在耕种土地,栽培植物,拿收获来作为给养.凡是靠自己的劳力,不凭交换和零售(经商)以取得生活资料的人们,从上所说,可以综括为五种不同方式:游牧.农作.劫掠.渔捞和狩猎.有些兼营两种谋生的方式,以长期保持丰稔,如遇一业不利或欠缺的时期,他们就用另一方式来觅食:例如游牧民族常常干劫掠的勾当,而农夫也时常出外狩猎.随着各处生活的不同需要以及各种人们的不同兴趣,各自进行类似的兼业,以适应各别的生活方式.
章类赖以生养的财货,一切动物从诞生(胚胎)初期,至于成型,原来是由自然预备好了的.蛆生动物〔如昆虫〕和卵生动物〔如鱼.鸟.两栖.爬虫〕在它们所产生的蛆和卵中就配置着幼体发育,直至它们〔成虫.小鱼.雏鸟等〕能自己供养自己前,所需的全部养料;胎生动物,从分娩的时候起就自然地分泌所谓乳汁,在某一时期内,哺喂其婴儿.自然既然为幼体做着这样周密的安排,我们可以推想它也一定对成形成年的各种动物会加以照顾.这样,自然就为动物生长着丰美的植物,为众人繁育许多动物,以分别供应他们的生计.受过驯养的动物,不仅供人口腹,还可以以其身供人使用;野生动物虽非全部,可也多数可餐,而且〔它们的皮毛〕可以制作人们的衣履,〔骨角〕可以制作人们的工具,它们有助于人类的生活和安适实在是不少.如果说"自然所作所为既不残缺,亦无虚废",那么天生所有动物应该都可供给人类的服用.战争技术的某一意义本来可以说是在自然间获得生活资料;〔战争就导源于狩猎,〕而狩猎随后就成为广义的战争的一部分;掠取野兽借以维持人类的饱暖既为人类应该熟悉的技术,那么,对于原来应该服属于他人的卑下部落,假使竟然不愿服属,人类向它进行战争(掠取自然奴隶的战争),也应是合乎自然而正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