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悲剧(一)-译序

儿童资源网

美国悲剧(一)-译序


    要全面评析《美国悲剧》,对拙文来说,显然难以胜任,所以只好扼要地作一些介绍.《美国悲剧》的主人公克莱德,是正如德莱塞所说的"欲望强烈,但是资质可怜"那一类人,根本不是一个英雄人物.他从小就反对父母的宗教狂热,当上侍应生,大饭店的富有和豪华使他眼花缭乱.在他比大多数人敏感而极易受外界影响的头脑里,似乎觉得人生在世就是追求金钱和美女.无奈他个人所作所为,却表现得极其软弱无力,竟被称为"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懦夫".他陷入了究竟是忠于罗伯达.还是追求桑德拉的极大矛盾之中.小说问世的二十年代,美国社会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去培养青年一代.美国的实利主义,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有一切,包括美色在内;因此,《美国悲剧》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个严厉的控诉.
    德莱塞向来擅长于铺陈实例,积聚细节;在《美国悲剧》中,他志在证实,平庸的生活理想正在腐蚀着青年一代;如果不提供充分的历史事实是决不能令人信服的.小说之所以篇幅惊人,原因就在这里.为了保证叙述的准确性,德莱塞确实引用了大约三十年前美国传媒报道,只不过这些素材早已极其巧妙地和主人公性格发展融合在一起,看不出任何拼凑痕迹.当然,德莱塞曾坦率地承认,他早年向往金钱财富带来的欢乐,后来才屏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正如美国评论家所指出,德莱塞不断地用小说来批判他当初追求过的东西.
    1915年,德莱塞到故乡特雷霍特旧地重游,追忆往事,搜集素材,为创作小说作准备,1919年开始动笔,1925年《美国悲剧》由波尼与莱弗赖特出版公司正式出版,立即轰动全国,这在他还是生平头一遭.国内外许多名家,诸如亨利.门肯.舍伍德.安德森.H.G.威尔斯.阿诺德.贝内特等人,都在各传媒纷纷撰文,啧啧称赞.作家约瑟夫.伍德.克鲁奇(1893—1931)甚至赞扬了德莱塞的风格,称《美国悲剧》为"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美国小说".想不到连过去一味责难的反对派斯图亚特.谢尔曼,都着文赞扬说:"这部小说描写得如此大胆,如此机智,如此彻底,如此真实,因而也就具有如此深刻的道德感染力,我不知道在美国小说中,有哪一部可以与之相比拟."
    随着岁月流逝,《美国悲剧》显示出它越来越巨大的现实主义力量和影响.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实例,就是历来敬佩德莱塞的黑人作家理查.赖特(1908—1960)的名作《土生子》是最明显地受到《美国悲剧》的影响的.《美国悲剧》问世以来,近三十年过去了,文艺评论家欧文.豪(1920— )重读之后,仍然热情洋溢地着文指出:"从小说家的首要任务是描绘出一幅既可信而又有重要内涵的想象中的社会画面来说,德莱塞是美国的巨人之一,是美国仅有的屈指可数的巨人之一.小说在叙述中一次又一次严厉地抨击社会,深深地沉浸在人的痛苦里,并把人们在狂热时下意识的各种不定形的欲望深挖出来,这一切都使我大为感动和震惊.这部作品完全可以说是一部杰作."
    德莱塞在此后的二十年中,再也没有推出更为重要的力作.他主要致力于社会活动和政论文写作,出版过一些短篇.特写.散论.政论等集子.1927年,德莱塞访问了苏联,1941年被选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1944年获美国文学艺术学会荣誉奖.1945年8月,德莱塞加入美国共产党,同年12月2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