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悲剧(一)-译序

儿童资源网

美国悲剧(一)-译序


    二十世纪初,德莱塞的头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在美国文坛上一出现,就产生强烈反响.由于作者在小说中通过嘉莉的发迹与赫斯特伍德的败落,对当时流行的社会道德传统标准提出了直接挑战,使这位默默无闻的年轻作家赢得了很大声誉,正如路易斯赞扬《嘉莉妹妹》"象一股强劲的自由的西风,席卷了株守家园.密不通风的美国,自从马克.吐温和惠特曼以来,头一次给我们闷热的千家万户吹进了新鲜的空气",另一方面也使作者多年来一直受到责难和攻击.因为那时美国正经历着一场急剧的社会变革,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同时也是整个美国文学沉湎于理想主义的时代,许多作家热衷于描写人生的乐观方面,正如豪威尔斯所说的"生活中笑盈盈的一面,那正是美国的特色",小说被视为消遣品,作品中往往充满虚无缥缈的理想或浪漫色彩,而对生活中的现实,主要是贫富两极分化,掠夺者与被掠夺者之间生活悬殊,以及种种丑恶现象,则毫无反映.德莱塞在《嘉莉妹妹》中却如实揭示了美国社会生活的阴暗面,结果作者不断受迫害,小说竟被列为"禁书",不准在美国出版.尽管如此,德莱塞还是坚持认为:"生活就是悲剧,......我只想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来描写生活",他"宁愿饿着肚子跑到纽约格林威治村来写几部反映真实的小说".他就凭着那股傻劲,锲而不舍地坚持着,"一年接一年,写出了他的生动有力的小说,描写被压迫的妇女,暴露巧取豪夺的美国金融家,或是剖析中产阶级下层的各种惨痛的悲剧".这些小说包括德莱塞的其他三部第一流作品,即长篇小说《珍妮姑娘》(1911年,被称为《嘉莉妹妹》的姐妹篇).《金融家》(1912年,"欲望"三部曲之一).《美国悲剧》(1925年),以及《巨人》(1914年,"欲望"三部曲之二).《"天才"》(1915年).《堡垒》(1946年).《斯多噶》(1947年,"欲望"三部曲之三),总计长篇小说八部,短篇小说集四部,戏剧诗歌各两部,特写.散论.政论七部,留下了巨大的.珍贵的文学遗产.
    过去,美国文学界经常争论不休的,就是德莱塞的文体问题.的确,他写得不那么文雅精致,有时行文滞重,甚至文理不通,用词不当.但是,正如不少评论家所指出,他的作品中并不是全然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德莱塞的描写是极其成功的.事实上,有不少章节他写得严谨紧凑,文采斐然.就以《美国悲剧》为例,尽管小说容量庞大,头绪纷繁,但在很多章节里,作者还是完全能写出简洁,甚至于优秀的华彩乐段来的.比如,本书第三卷第十三章描写克莱德案发后在伯父家中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德莱塞在短短的篇幅之中叙述得清晰.洗练,而又富于层次感,要不是大手笔,断断乎写不出来的.本书第二卷,主要描述克莱德与贫家女.阔小姐之间的三角恋情,不消说,德莱塞又成了一位能干练达.谆谆善诱的新闻记者.德莱塞在《美国悲剧》结尾处几个场景的描写,更有一种能言善道的特点.德莱塞还擅于塑造人物,象嘉莉妹妹.珍妮姑娘.克莱德.赫斯德伍德和柯帕乌等都已成为美国文学中的典型.特别重要的是,德莱塞善于通过大量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社会背景,使他的小说不仅具有生活真实感,而且还生动地再现了一个历史时代.他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映现在银幕上,受到国内外观众欢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论争.研究和比较,德莱塞在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被评论家和广大读者所承认.他们认为:德莱塞的小说气势恢宏,内容广博,形象丰富,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