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_克利斯朵夫(五)-卷五-节场-第一部
"嘿!这算是哪一门?你们都发疯了吗?"
"这是艺术啊"高恩笑着回答.
克利斯朵夫耸了耸肩膀:"你这是跟我开玩笑了."
高恩笑倒了,说:"绝对不是.你自己去瞧罢."
他给克利斯朵夫看一个最近发刊的"艺术与道德"的征文特辑,结论是"爱情使一切都变得圣洁","肉欲是艺术的酵母","艺术无所谓不道德","道德是耶稣会派(耶稣会派是基督旧教的一个宗派,由西班牙人雷育拉于十六世纪时创立,以排斥异端,对抗宗教革命为主旨.十七世纪时在法国政治上一度极有势力.)教育所倡导的一种成见","最重要的是强烈的欲望"等等.......还有好些文章,在报纸上证明某部描写开妓院的人的风俗小说是纯洁的.执笔作证的人中颇有些鼎鼎大名的文学家和严正的批评家.一个信仰旧教,提倡伦常的诗人,把一部描绘希腊淫风的作品赞扬备至.那些极有抒情气息的文章所推重的小说,尽量铺陈各个时代的淫风:罗马的,亚历山大的,君士坦丁堡的,意大利和法兰西文艺复兴时代的,路易十四时代的,......简直是部完备的讲义.另外有一组作品以地球上各处的性欲问题为对象:态度认真的作家们,象本多派教士一样耐性的研究着五大洲的艳窟.在这批研究性欲史地的专家中间,颇有些出众的诗人与优秀的作家.要不是他们学问渊博,旁人竟分辨不出他们与别的作者有什么两样.他们用着确切精当的措辞叙述古代的淫风.
可悲的是,一般笃厚的人和真正的艺术家,法国文坛上名副其实的权威,也在努力干这种非他们所长的工作.有些人还费尽心机写着猥亵的东西,给晨报拿去零零碎碎的登载.他们这样有规律的生产,象下蛋一样,每星期两次,成年累月的继续下去.他们生产,生产,到了山穷水尽,无可再写的时候,便搜索枯肠,制造些淫猥怪异的新花样:因为群众的肚子已经给塞饱了,佳肴美味都吃腻了,对最淫荡的想象也很快的觉得平淡无奇:作者非永远加强刺激不可,非和别人的刺激竞争,和自己以前制造的刺激竞争不可;......于是他们把心血都呕尽了,教人看了可怜而又可笑.
克利斯朵夫不知道这个悲惨职业的种种内幕;但即使他知道了,也不见得更宽容:因为他认为,无论什么理由也不能宽恕一个艺术家为了三十铜子而出卖艺术......
"便是为了维持他所亲所爱的人的生活也不能原谅吗?"
"不能."
"你这是不近人情啊."
"这不是人情不人情的问题,主要是得做一个人!......人情!......喝!你们这套没有骨头的人道主义真是天晓得!......一个人不能同时爱几十样东西,不能同时侍候好几个上帝!......"
克利斯朵夫一向过着埋头工作的生活,眼界不出他那个德国小城,没想到象巴黎艺术界这种腐败的情形差不多在所有的大都市里都难避免.德国人常常自以为"贞洁",把拉丁民族看做是"不道德的":这种遗传的偏见慢慢的在克利斯朵夫心中觉醒了.高恩提出柏林的秽史,德意志帝国的上层阶级的腐化,蛮横暴烈的作风使丑行更要不得等等,和克利斯朵夫抬杠.但高恩并没意思袒护法国人;他把德国的风气看得和巴黎的一样平淡.他只是玩世不恭的想道:"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习惯";所以他对自己那个社会里的习惯也恬不为奇.克利斯朵夫却只能认为是他们的民族性.于是他不免象所有的德国人一样,把侵蚀各国知识分子的溃疡,看作是法国艺术特有的恶习和拉丁民族的劣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