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_克利斯朵夫(一)-卷一-黎明-第二部

儿童资源网

约翰_克利斯朵夫(一)-卷一-黎明-第二部

    克拉夫脱家的祖籍是安特卫普.老约翰.米希尔少年时脾气暴躁,喜欢打架,某次闹了乱子,逃出本乡.大约在五十年前,他栖身到这个亲王驻节的小城里:红的屋顶,尖的屋脊,浓荫茂密的花园,鳞次栉比的散布在一个柔和的山岗下,倒映在灰绿的莱茵河里.他是出色的音乐家,在这每个人都是音乐家的地方马上被人赏识了.四十岁后,他娶了王府乐队指挥的女儿克拉拉.萨多罗斯,在当地生了根,接着他承袭了岳父的差事.克拉拉是个温静的德国女子,生平只喜欢烹饪跟音乐.她对于丈夫的崇拜,只有她对父亲的敬爱可以相比.约翰.米希尔也非常佩服妻子.他们和和睦睦的过了十五年,生了四个孩子.随后克拉拉死了;约翰.米希尔大哭几场之后,过了五个月又娶了奥蒂丽.苏兹,一个二十岁的姑娘,腮帮通红,非常壮健,老带着笑容.奥蒂丽的长处正好和克拉拉的一样多,而约翰.米希尔也正好一样的爱她.结缡了八年之后,她也死了,但已经生了七个孩子.统共十一个儿女,只有一个活着.虽然他很疼孩子,但那些接二连三的打击并没改变他的快活脾气.最惨酷的打击是三年以前奥蒂丽的死,他那个年纪已不容易重建人生,再造家庭了.可是悲痛了一晌,老约翰.米希尔又定下心来;任何灾难都不能使他失掉精神上的平衡.  他是富于感情的人;但他最特出的一点是健康.他天生的不喜欢愁闷,需要佛兰德式的狂欢,(佛兰德,中世纪伯爵领地,包括今比利时的东.西佛兰德省和法国北部部分地区,其民素以乐天著称.)儿童般的痴笑.不论有如何悲伤的事,他决不少喝一杯,少吃一口;音乐更是从来不放弃的.在他指挥之下,亲王的乐队在莱茵河地区颇有些小名气,而约翰.米希尔运动家般的体格与容易动怒的脾气,也是遐迩皆知.他总不能克制自己,虽然他已经尽量的克制,因为这个性子暴烈的人实际是胆小的,生怕败坏名誉;他喜欢讲规矩,怕人批评,然而他受着血气支配:杀性起处,会突然之间暴躁起来,不但在乐队练习的时候,就在音乐会中有时也会当了亲王的面愤愤的摔他的指挥棍,发疯般的乱跳,狂叫怒吼,把一个乐师臭骂一顿.亲王看着好玩;被骂的音乐家可不免心中怀恨.约翰.米希尔事后觉得羞愧,便表示过分的礼貌想教人忘记;但一有机会他又马上发作了.年纪越大,极端易怒的脾气也越厉害,终于使他的地位不容易维持.他自己也觉得;有一天他大发脾气之后,乐队几乎罢工,他便提出辞呈,心里却希望以多年服务的资格,人家不让他走,会挽留他;可是并不;既然很高傲,不愿意转圜,他只得伤心的走了,认为人家无情无义.
    从此,他就不知道怎样消磨日子.七十多岁的人还很壮健,他照旧工作,从早到晚在城里跑来跑去,不是教课,就是聊天,高谈阔论,什么都要过问.他心思巧妙,想出种种方法来消遣:修理乐器,作许多改良的试验,有时也实现一部分.他也作曲,拚命想作曲.从前他写过一部《弥撒祭乐》,那是他常常提到而为家庭增光的.他当时花了不少心血,差一点中风.他教自己相信那是一部杰作,但明明知道写作的时候脑子里是多么空虚.他不敢再看原稿,因为每看一次,总发见一些自以为独创的乐句其实是别个作家的断片,由他费了好大的劲硬凑起来的.这是他极大的痛苦.有时他有些思想,觉得很美,便战战兢兢的奔向书桌,心里想这一回灵感总给他抓住了罢?......但手里才拿上笔,头脑已经空虚了,声音没有了,他竭力想把失踪的乐思给追回来,结果只听到门德尔松或勃拉姆斯等等的知名的调子.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