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六)-第六部-女逃亡者-01
朝圣,
我的小叔夏吕斯颇喜欢和农民聊天,他不时问问这个,又问问那个:'你是哪儿人,你?,而且他很慷慨,总要赏给他们点什么,还带他们去喝酒.没有一个人能象梅梅(梅梅,夏吕斯男爵的昵称.)
那样既高傲又平易近人.他可能不屑于向一位公爵夫人行礼,因为觉得她不配当公爵夫人;但他可能待一个管猎狗的仆人好得无以复加.于是,我对巴赞说:'瞧,巴赞,您也跟他们聊聊嘛.,我丈夫并不总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承蒙嘉许,奥丽阿娜,"公爵说,并继续专心致志地阅读我的文章."他一眼瞧见一个农民,便一字不差地重复他兄弟的问话:'你呢,你是哪儿人?,'我是洛姆人.,'你是洛姆人?那么我是你的亲王.,农民看看巴赞刮得发青的脸,回答说:'不可能.您,您是个英国人.,就这样,在公爵夫人的简短叙述里,常会突然冒出象德.洛姆亲王这样高贵而杰出的封号,他们恢复了应有的位置.原来的状况和地方色彩,就象在某些祈祷书里,人们能在当时的一大片尖塔中认出布尔日教堂的尖塔.
有人把听差刚放下的名片拿了过来."我不明白他是怎么了,我并不认识她.这得感谢您,巴赞.可是结交这一类关系并不是您之所长,我可怜的朋友,"随后她又转过身对希尔贝特说,"我甚至无法向您解释她是谁,您肯定不认识她,她叫鲁弗斯.伊斯拉埃尔夫人."希尔贝特的脸顿时绯红:"我不认识她,"她说(这是撒谎,因为伊斯拉埃尔夫人在斯万去世前两年与他重归于好,并且对希尔贝特始终直呼其名),"不过我从别人那里知道您说的这个人是谁."
我听说有位姑娘不知是出于恶意还是出于笨拙,问她的父亲......不是养父而是亲生父亲......姓什么,她因心情纷乱,同时也是有意让说出来的话走样,竟然把父亲的姓发成斯凡而不是斯万,后来她意识到这一音变产生了贬义,因为把原来英国人的姓变成了德国人的姓.她甚至还补充说:"关于我的出生众说不一,我呢,还是一概不予理会为好."她说这话象在贬低自己,实为抬高自己的身价.在想到父母时(因为斯万太太在女儿心目中是个好母亲,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希尔贝特尽管有时也会为自己对待生活的这种态度感到十分羞愧,但不幸的是应该承认,她的生活观中的某些成份无疑来自她的父母,须知,我们本身不是七拼八凑起来的.母亲身上的利己主义与父亲家族固有的另一种利己主义加在了一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简单地相加,甚至也不是简单地互为倍数,而是构成一种新的利己主义,它比前两种要强大.可怕无数倍.自有世界以来,自家族间联姻以来,一个家族的某一缺点与另一家族的形式不同的同一缺点也互相结合,从而在孩子身上形成这一缺点的登峰造极.可憎之至的变种,这样聚积起来的利己主义(这里仅以利己主义为例)的威力之大足以摧毁整个人类,幸亏从祸害本身产生出天然的限制物,将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就象纤毛虫的天敌阻止它无止境地增殖,使地球不致被纤毛虫毁灭,单性受粉使植物免于灭绝等等.有时,一种好品德与利己主义组成一种新的.无私的力量.这真可谓精神化学,它通过化合作用把变得过分危险的成份固定下来,并使其成为无害成份.化合形式是无穷的,它们可以使家族史丰富多彩得令人目眩神迷.再说,与积聚的利己主义(希尔贝特身上大约就有)同时存在的还有从父母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