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五)-第五部-女囚-02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五)-第五部-女囚-02


可能是维尔迪兰夫妇贡蒂河滨公馆的门号,也有可能是莫雷尔第二次音乐会举行的日期.)
的事撇下不管.
  那天晚上叫夏吕斯先生一败涂地的,是他自己邀请而陆续到来的客人们那缺乏教养的言行......在这上流社会,这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现象.公爵夫人们来此,一是出于对德.夏吕斯先生的友谊,再是怀着好奇心跻身进来看看.每位宾客一到,都径直走向男爵,仿佛他是主人负责接待似的.这些人还近在离维尔迪兰夫人一步远的地方问我:"告诉我,维尔迪兰妈妈在哪儿.您认为有必要叫人介绍我
认识她吗?我至少希望她别在明天的报上刊登我的名字,这会叫全家人跟我
闹翻的.什么?就是这个白发女人?她的模样不是还可以嘛."这些话一字不漏地钻进了维尔迪兰夫人的耳膜.凡德伊小姐不在,听到谈起她,好几个人都说:"啊!奏鸣曲的女儿吗?带过来让我瞧瞧."她们在此遇到了许多老朋友,一下便三五成群围成一堆,闪烁着好奇与嘲讽的目光,窥视着走进门来的维尔迪兰夫人圈内的门客.她们老老实实,最多只是用手指指点点,表示某人的发型有些奇特......若干年以后,这种发型便在一等的上流社会中蔚然成风了.总之,她们十分遗憾地发现,这个沙龙与她们熟悉和想象中的沙龙没有什么不同,为此不禁大失所望.就象有些上流人士到布吕昂(阿里斯蒂德.布吕昂(1851—1921),法国通俗歌曲作者与演唱者.在蒙马特高地自办米里通夜总会,以通俗.口语化歌曲讽刺社会.)
夜总会去,本来满怀希望,能被歌唱家痛骂一顿,不料进门时受到的却是礼貌的致意,而不是预想中的迭唱:"啊!瞧这嘴脸,瞧这丑相.啊!瞧她这副嘴脸."
  德.夏吕斯先生在巴尔贝克的时候,曾经当着我的面,敏锐地批评过德.福古贝夫人,说她尽管聪颖超人,但是意外的发迹升迁,却酿成她丈夫彻底的失宠.德.福古贝先生被委派在狄奥多西国王和欧多克西王后的国度里任外交使节.两位君王再度来到巴黎,不过这一次逗留时间较长,因此每日要为他们举行宴庆.王后与德.福古贝夫人早已结识,十年来在自己首都常与她见
面,而且在此既不认识总统夫人也不认识部长夫人,所以跟大使夫人结了缘.大使夫人认为德.福古贝先生是狄奥多西王国和法国两国关系的开创者,觉得自己地位稳固,不会受到任何损害.从此,仗着王后对她的偏爱,有恃无恐,得意忘形,丝毫没有担心会有危险临头.结果几个月以后,这一危险演化成重大事件,德.福古贝先生突然被宣布退休离职.夫妇俩先前过于自信,错误地认为这事绝对不可能发生.德.夏吕斯先生在"小火车"里评论着他儿提时代朋友的倒台,惊奇地认为,这样一个聪明女子在当时的情况下竟没有利用她对君王的影响,说服国王和王后,设法让别人觉得她对国王和王后没有任何影响,教国王和王后把情谊转到共和
国总统夫人和部长夫人们身上.当这些夫人们以为这份情谊是出自国王和王后本人而不是福古贝夫妇一手操纵的话,她们就会无比得意,也就是说,欣喜之余,对福古贝夫妇充满感激之情.但是凡是发现别人错误的人,只要稍遇时机,春风得意,便会重蹈覆辙.客人们拨开一条通道前来向德.夏吕斯先生恭贺道谢,把他当作主人看待,这时他就没有想到应该劝他们去跟维尔迪兰夫人寒暄几句.只有与伊丽莎白皇后和德.阿朗松公爵夫人具有同样高贵血统的那不勒斯王后(玛丽-索菲-阿美丽(1841-1925),奥地利皇后和阿朗松公爵夫人的妹妹,于1859年嫁于弗朗索瓦二世,双西西里王国的末代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