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二卷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二卷


  埃尔斯蒂尔并没有与我们交谈很久.我准备那之后两.三天内到他的画室去.但是,这个晚上的第二天,我陪外祖母从海堤尽头往卡那维尔悬崖方向去散步,回来走到直通海滩的一条小街拐角处时,我们与一个少女迎面而见.她低着头,像一头被人驱赶而很不情愿回圈的牲口,手里拿着高尔夫球棒,身后跟着一个盛气凌人的男士.此人很可能是他的"英国女家庭教师",或是他一位女友的"英国女家庭教师".那人与贺加斯(贺加斯(1697—1764),英国画家,木刻家,生于伦敦.其作品常具讽刺性,他希望创造出一种性格和风俗画派.其肖像画《杰弗莱一家》画的是律师杰弗莱,其妻及其二子女.也有另一种"版本",不是律师杰弗莱,而是杰弗莱将军.此处不知指哪一幅.)《杰弗莱一家》中的肖像十分相像,面孔红红的,大概他最喜欢的饮料不是茶,而是杜松子酒.他蓄着花白而浓密的唇髭,没嚼完的嚼烟支出黑黑的一个弯钩.把唇髭又加长了一截.走在他前面的小姑娘,与那一小帮少女中那个戴着马球运动员式的黑色女帽.面颊丰满.面孔呆板却有着含笑的双眸的那个十分相像.此刻回家的这一个也戴着一顶黑色马球帽,但我觉得她比那一个更漂亮,她的鼻子线条更直,下部的鼻翼更宽,肉更多.其实,那一个在我面前显得是一个面色苍白而又傲气十足的姑娘,而这一个则显得是一个被制服了的孩子,面色红润.不过,由于她推着一辆一样的自行车,也戴着一样的鹿皮手套,我得出结论说,所见之差异可能是我所处的位置不同,情景不同所致,因为不大可能在巴尔贝克还有面孔如此相似.短打扮中又集中了同样特点的第二个姑娘.她飞快地往我这边扫了一眼.此后的日子里,当我又在海滩上看见这一小帮人,甚至以后我认识了组成这一帮的所有少女之后,我都从未敢绝对肯定,她们当中的哪一个......甚至在所有的人当中,与她最相像的那个推自行车的姑娘,就是我那天晚上在海滩尽头.街角上看见的那个少女.那个少女与我在这一帮子中注意到的那个,虽然差别不大,但毕竟是有些差别的.
  前些日子,我特别想那个高个子姑娘.但从那天下午开始,便是那个持高尔夫球棒,推想她是西莫内小姐的这个姑娘重又搅得我六神无主了.她与别人在一起时,常常停下脚步,迫使她的女友们......看上去她们对她很尊重......也中止行进.我现任眼前仍然浮动着她停下脚步,马球帽下闪光的双眸,这身影映在大海在她身后为她构成的屏幕上,她与我之间,隔着透明的碧蓝的空间和自那时以来流逝了的时间.这面庞的第一个影像,在我的记忆中非常单薄,我向往着.追寻着,后来又将它遗忘,然后又找到了它.自耶以后,我常常将这面庞映在往昔上,以便面对一个在我房间里的少女时,心中可以这样暗想:"就是她!"
  可是,我最想结识的,可能还是那个面色如绣球花.有绿色眸子的姑娘.何况,不论哪一天我更希望见哪一个,即使没有这一个,其余的姑娘也足以使我心情激荡.我的欲望,即使这一次基本扑在这个身上,下一次又基本扑在那个身上,但是仍像第一天我那模糊的视觉一样,我的欲望继续将她们聚集在一起,继续将她们当成一个单独的小世界.一个共同的生命使这个小世界活跃起来,大概她们也企望构成这个单独的小世界吧!如果我成了其中一个的男友,我大概就能进入......就象一个细腻的异教徒或一个小心谨慎的基督徒到了蛮夷之中......一个令人更加年轻的圈子里去.这个圈子洋溢着健康,无意识,肉欲,狠毒,非智性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