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二卷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二)-第二部-在少女们身旁-第二卷


  "她有点头疼,天这么热,又下雷阵雨.有一点事她就要......我想今天晚上你们能看见她.我已经劝她下楼了.这会对她有好处."
  我以为德.夏吕斯先生邀请我们去他婶母那里,是想弥补上午散步时他对我表现出的无礼,我也不怀疑他肯定通知了他的婶母.但是,当我走进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的客厅,想向她的侄子问好时,我在他周围转来转去,一点搭不上话.他正用尖细的嗓门,针对他们的某个亲戚讲一个相当不怀好意的故事.我无法捕捉他的目光.
  我下定决心向他问好,而且声音相当大,为的是提醒他注意我的存在.可是我明白他早已注意了我的存在.因为就在我躬身施礼而从我的双唇还没有发出一个字音的时候,我看到他伸出两根手指叫我握,而眼睛却没有转过来,亦未中断他的谈话.显然,他看见了我,只是不露声色.这时我发现他的双眼从来都不定睛望着谈话对方,而是不停地四面转动,就象某些受惊野兽的眼睛,或者露天小贩的眼睛.这些露天小贩,他们一面大吹特吹,展示他们那违法的商品,一面头虽不转,却眼观四路,窥视着警察会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各点.
  我看出,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看见我们来了很高兴,但是她似乎没有料到我们会到来.我有点惊异.德.夏吕斯先生对我外祖母说:"啊,你们来了,这个主意真不错.婶婶,这真好,是不是?"
  我听到这话,更惊诧莫名.显然他发现他婶母见我们进来大吃一惊,作为惯于定调子的人,他想只要指出他本人感到很高兴,就足以将这惊讶变成快乐了,而且我们前来也确实应该激起快乐的情绪.
  这件事他算计对了,因为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对她侄子看得很重,而且知道要讨他开心是多么困难.她似乎突然发现我外祖母有什么新的优秀品质,不断地殷勤招待她.
  我无法理解,德.夏吕斯先生在几小时之内便将当天早上向我发出的邀请忘得一干二净.这邀请虽然很简短,但表面上看是那样有意为之,那样经过考虑,他竟然将这个完全是他自己的主意,称作我外祖母的"好主意".我那时还是"丁是丁,卯是卯"的,直到后来长大了,才明白:对于一个人的意图到底如何,不是向他本人询问就能得知真相的;宁愿冒产生误会的危险,误会说不定未引人注意就过去了,这种风险远远小于天真地认死理.
  "先生,"我怀着非要弄个一清二楚的心情对他说,"您可记得,不是您向我要求,请我们今晚来的吗?"
  没有一个动作,没有一点声音能透露出德.夏吕斯先生听到了我的问题.看到这种情景,我又重复了一遍我的问题,就像外交家或那些闹了别扭的年轻人一样,他们不厌其烦地要得到对方的澄清,但是毫无用处,对方就是下定决心不予以澄清.德.夏吕斯先生并不给我进一步的答复.我仿佛看见他的双唇上掠过一丝冷笑,那是居高临下品评别人的性格和所受教育的人发出的冷笑.
  既然他拒绝给予任何解释,我便尝试自己作出解释,结果我在数种解释之间犹疑不决,哪一种解释都不能算是合情合理.可能他想不起来了,或者是我将他今天上午对我说的话理解错了......更可能的是,由于傲慢,他不愿意显出自己曾极力吸引他蔑视的人的样子,而宁愿将他们到来的主动推到他们自己头上.如果是这样,既然他蔑视我们,那为什么他又非要我们来不可呢,或者更正确地说,他非要我外祖母来不可呢?因为整个晚上,他只跟我外祖母一个人讲话,而没有跟我讲过一次话.他藏身在外祖母和德.维尔巴里西斯夫人身后,好像他在包厢里头一样,他与她们极其热烈地谈着,只是有时将他那洞察一切的双眼,探究的目光,停驻在我的脸上.看他那一本正经和专心致志的劲头,似乎我的脸是一部难以辨识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