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一)-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第一卷-第二章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一)-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第一卷-第二章


  "今晚,云霞中有些非常美的紫色和蓝色,是不是,我的伙计?"他对我的父亲说,"尤其是那蓝颜色,与其说是空中的,倒不如说跟花朵一样,蓝得象瓜叶菊,挂在天上格外别致.还有那一小团桃红色的云彩,不也有花的色调吗?象石竹,象绣球.只有在英吉利海峡,在诺曼第和布列塔尼之间的海边,才能看到天空出现比这更富丽的花团锦簇般的云霞.那里,在巴尔贝克附近,离那一大片蛮荒之地不远的地方,有个风物秀丽的小海湾;那里熔金般的落日,奥吉谷地的夕阳,我倒并不在乎,因为它们并无多大特色也并无多大意趣;但黄昏时分在那片湿润的空气中,几秒钟之内天边就绽出一束束蓝的.粉的花朵,却美得无法比拟,而且往往要过好几个小时才会凋谢.有几朵云彩虽然不久就零落了,但它们的花瓣,鹅黄色的.桃红色的,洒得满天皆是,更是蔚为壮观.在那个人称银河湾的小海湾里,金黄色的沙滩仿佛比仙女星座里的金发仙女更情意绵绵,它们依偎着附近海边嶙峋的峭壁,贴着那一溜以海难著称的凶险的石岸,每年冬天有多少条顶风破浪的船只在那里触礁啊!巴尔贝克!我们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质架,名副其实的地表硬壳,大海由此浩淼,土地至此而尽.阿纳托尔.法朗士,我们的小朋友或许读过这位迷人作家的作品吧?他曾经非常精采地把那个鬼地方描绘得终年烟雾茫茫,跟史诗《奥德赛纪》里奚美良人(公元前七世纪居住在小亚细亚的古老部落.)
居住的地方一样.如今在巴尔贝克那片古老而迷人的土地上,已经层层叠叠地盖出了一批旅馆,但并没有破坏那里的景观,仅几步之遥便能置身于原始风味的壮丽景色之中,岂不美哉!"
  "是啊!您在巴尔贝克有熟人吗?"我的父亲问道,"这小家伙正好要跟他的外祖母,也许还有内人一起到那里去住上两个月呢."
  勒格朗丹望着我的父亲,忽然出其不意听到这句问话,他来不及把眼睛从我的父亲的脸上移开,只好索性紧紧地盯着,嘴角泛起无可奈何的微笑.他望着我的父亲的眼睛,那表情既友好又坦诚;他倒不怕正视对方,仿佛对方的面孔已经变得透明,甚至使他看到了面孔后面掠过的一朵颜色艳丽的云彩,来为他提供心不在焉的借口,好有理由为自己申辩:当别人问他在巴尔贝克有无熟人的时候,他仿佛正心不在焉想别的事,以至没有听到问话.通常,他这样的眼光会引起对方发问:"您在想什么?"可是我的父亲有点恼火,偏要狠心地盘问到底:
  "您那么熟悉巴尔贝克,您在那里有熟人吗?"
  勒格朗丹的微笑的目光作了最后的绝望的努力,达到柔和.迷人.坦诚和走神的极致.但他一定想到自己非作出回答不可了,便说:
  "我哪儿都有朋友,只要那地方有几丛受伤的树,虽被斫伤却不倒下,彼此相依在一起,以悲壮的毅力齐声向并不怜恤它们的无情的苍天哀告."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父亲象受伤的树一样顽强,象苍天一样无情地打断他的话说,"我是为了岳母一旦有事,不要感到举目无亲,所以才问您,您在那儿有没有熟人?"
  "那儿,跟哪儿都一样,我谁都认识,又谁都不认识,"勒格朗丹不肯就此服输,
答道,"那地方我很熟悉,人却所识无几.但是那里的景物本身同人差不多,同那些难能可贵.心灵纤细.遇到实际生活容易消沉的人一样.有时候,您会在悬崖上遇到一幢古堡,它悄立在路旁迎着红晕未消的晚霞,掂量自己的凄凉,那时金色的月亮已经升起,归航的船只拨开色彩斑谰的水面,把黄昏的火焰捧上桅尖,以黄昏的颜色染遍招展的旌旗;有时候,您能见到一幢普通的孤舍,模样多少有点丑陋,显得猥猥琐琐,但很有一点诗情画意,其中蕴蓄着谁都看不透的某种秘密,既有无穷的幸福,也有不尽的失望."他接着又象马基雅维里(马基雅维里(1469—1572):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作家,传世的《君主论》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他主张政治不受任何道德的束缚,为达到目的可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