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三十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三十章


    关于掩护要塞的问题就谈这么多了.
    扩大部队配置正面以掩护国土,这种手段,只有在存在着大的地形障碍的情况下才是可以设想的.采用这一手段而设立的大大小小的防哨,只有凭借坚固的阵地才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通常,阵地上天然障碍物已经足够的情况是不多的,因此必须用人工筑城加以补充.但是,应该认识到,用这种方法在某一点上所进行的抵抗只能看作是一种相对的抵抗(参阅《战斗的意义》那一章),而不能看成是绝对的抵抗.当然,这样的防哨也有可能不被敌人击破,并且在个别情况下能够取得绝对的结果,但是许多防哨中任何一个单独的防哨和整体比较起来都是软弱无力的,它也许受到敌人优势兵力的攻击,所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单独的防哨所进行的抵抗上是没有根据的.防御者以这种方法扩大军队的配置正面,只能相对地增加抵抗的时间,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可是,就这种防御的总的目的和总的任务来说,单独的防哨能起到这种作用也就足够了.在不担心发生大规模决战与不怕敌人为了战胜整体而不停地前进的战局中,防御者利用防哨进行战斗不会有什么危险,纵使最后防哨并不能守住也是如此.在这种场合,进攻者除了夺取这个防哨以及一些战利品之外,很少能得到其他利益.这个胜利对整个防御不会有再进一步的影响,也不致动摇防御者的基础,致使许多墙壁跟着倒塌下来.对防御者来说,在最坏的情况下,即便整个防御体系由于某一个防哨的丢失而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他依然有时间集中自己的军队,用全部兵力向进攻者表示要决战,而根据我们的前提,进攻者是不要求决战的.所以通常在防御者集中了兵力以后,进攻者也就不再继续前进了,双方的行动也就结束了.防御者的所有损失是一些国土.人员和火炮,而这些也就是进攻者所满足的成果.
    假如防御者估计到,进攻者可能或者很可能胆怯而谨慎地行动,他不想碰得头破血流,因此不敢进攻我们的防哨,只可能停在我们防哨的前面,那么,我们说,防御者纵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不妨采取这种防御冒一下险,在这个考察中必须记住,我们假设中的进攻者是一个不敢冒险追求大的成果的敌人,对这样的敌人来说,一个中等的但很牢固的防哨就可以使他停止前进了.即使进攻者肯定能够攻破这个防哨,他也会考虑: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和当前这一胜利中可能获得的利益比较起来,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
    上述情况表明,防御者在宽大正面上以许多并列的防哨进行强有力的相对抵抗,从整个战局的角度来看,是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的.为让读者在战史中能立即找到这种战例,我们要指出,这种扩大正面的配置大半出现在战局的后半期,因为这时防御者对进攻者这一年的意图和情况才真正有所了解,并且进攻者原有的一些敢作敢为精神也已经消失.
    在扩大正面配置以掩护仓库.国土和要塞的防御中,所有大的地形阻碍,如大小河流.山脉.森林和沼泽等等,当然都会起很大的作用,并且具有头等的重要意义.关于这些地形障碍的利用,可以参照我们前面的论述.地形要素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所以军队十分需要通常被认为是司令部所特有的那种知识和活动.司令部一般说来是军队中书写最多的部门,因此在各次战局的战史中关于地形的运用就记载得挺多.同时,也产生了这样一个相当自然的倾向,即力图将运用地形的问题系统化,并以历史上的个别情况作为根据,从中找出在解决一般情况时适合的办法来.但是,这种努力是徒劳无益的,因此也是错误的.即使在这类比较消极和比较局限于某一地区的战争中,各种情况也是各不相同的,必须有区别地对待它们.所以,关于这些问题的极好的和最有说理性的回忆录,也只能帮助我们清楚这些问题,而不能成为规定.这些回忆录事实上又成了战史,不过这种战史涉及的只是这个战争所具有的某一个方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