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十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十章


    这种积极效果表现在守备部队能对向要塞接近到一定距离的任何敌人进行出击.守备部队的兵力愈大,可以抽出来用于出击的部队就愈大;这种部队愈大,通常能出击的范围就愈大.由此可见,与小要塞相比,大要塞的积极效果不仅强有力,而且作用的范围也大.可积极效果产生于两种活动:要塞本身的守备部队的活动,一些本身不是守备部队但与守备部队有联系的大大小小的部队的活动.这些大大小小的部队力量比较弱,不能单独对抗敌人,有了要塞的掩护(在紧急情况下他们可退入要塞),他们就能在活动的地区立足,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这个地区.
    要塞的守备部队所能进行的活动总是很有限的.即使要塞占地很大和守备部队很强,能够派出去进行活动的部队比起进行野战的军队来往往还是较小的,它们活动范围的直径很少能超过几日行程.如果要塞很小,那么派出的部队就会极小,其活动范围大多仅限于邻近的村庄.但是,那些不属于守备部队因而没有必要返回要塞的部队所受的束缚要小得多;当其他条件很有利时,利用这些部队可大大地扩大一个要塞的积极效果.所以,当我们一般地谈到要塞的积极效果时,必须尤其注意上述这部分效果.
    但是,即便是最弱的守备部队所起的最小的积极效果,对于要塞所应完成的一切使命来说,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严格地说,甚至是要塞所有活动中的最消极的活动(即对进攻的抵御),没有上面所说的积极效果也是不能想象的.与此同时,显而易见,在要塞一般地或在某一时刻所能完成的各种不同的使命中,有的偏重于要发挥消极效果,有的偏重于要发挥积极效果.这些使命有一些是用简单的方式完成的,有一些是用复杂的方式完成的,在前一种场合,要塞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直接的,在后一种场合,要塞的效果则或多或少是间接的.我们准备先谈前者,再谈后者,但是先要说明一点,那就是一个要塞可以同时(至少在不同时刻)负担几个使命,甚至负担它所能完成的全部使命.
    因而,我们说要塞是防御的首要的和最大的支柱,这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作为有安全保障的仓库.进攻者在进攻期间只需考虑当前几天的给养问题;而防御者通常必须早就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他不能仅依靠他驻扎的地方获取给养,因为这本来是他想加以保护的地方.因而,仓库是防御者很需要的.当进攻者在前进时,他的各种储备品都留在后方,因此不会受到战区内的种种危险,可是防御者的储备品经常会受到危险.如果各种储备品不放在要塞里,那么这对野战行动必然会发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就是说,为了掩护这些储备品,往往不得不把部队配置在不是自由选择的十分广阔的阵地上.
    一支进行防御的军队如果没有要塞,就像一个没有穿盔甲的人一般,有上百个地方可能被击伤.
    二.用以保障富庶的大城市的安全.这一使命与前一项使命很近似,因为富庶的大城市,尤其是商业中心,是军队天然的仓库.由于它们是这样的仓库,所以它们的得失对军队有直接的影响.另外,花费一些力量来保护这部分国家财产总是很值得的,因为,一方面,从这儿可以间接地得到力量,另一方面,重要的城市本身在媾和谈判时有极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