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六篇-防御-第十章
在1806年,假使马格德堡恰好位于普鲁士军队的退却线上,而且这一退却线没有在奥尔施塔特附近被切断,那么,普军当然就能够在这个大要塞中逗留三四天,从而集结起来并重新组织.甚至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马格德堡也成了霍亨洛黑的残余军队的集合点,这支军队在那里才又重新组建起来.
人们除非通过自己在战争中的直接的体验才能对自己附近的要塞在情况不利时所起的良好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这些要塞中储存着弹药.武器.饲料与粮食,使伤病人员可以住宿,使健壮的人得到安全,使惊慌失措的人恢复镇静.所以,要塞可说是荒原上的客店.
要塞在完成上述后四项使命的时候,较多地需发挥积极效果,这是十分清楚的.
七.作为抵挡敌军进攻的真正盾牌.防御者留在自己前方的要塞就如大冰块一样分裂着敌人进攻的洪流.敌人必须包围这些要塞,假如要塞守备部队作战勇敢,敌人就必须使用比守备部队大一倍的兵力.另外,这种要塞的守备部队大多可以有一部分由那些没要塞就根本不能用来作战的人员组成,例如未经充分训练的后备军.半残废军人.武装的居民.民军等.所以,在这种场合,敌军受到的削弱大概为我军的四倍.
敌军受到这种不成比例的削弱,是被围攻的要塞通过其抵抗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与最重要的利益,可这并不是唯一的利益.从进攻者突破我们的要塞线的时刻起,进攻者的一切运动都受到很大的束缚;他的退路受到限制,并且经常必须考虑如何直接掩护他进行的围攻.
因而,在这方面要塞对防御行动起着巨大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一定把这一点看作是要塞的一切使命中顶重要的使命.
尽管这样,我们在战史上是很少看到这样使用要塞的,特别是很少看到常常重复地如此使用要塞的,这是过去大多数战争的性质所决定的,对这些战争来说,使用这一手段好像太坚决.太强硬了.这一点到往后才能作进一步的说明.
要塞的这个使命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需要要塞发挥出击力量,至少要塞在这种情况下的效果是用这种出击力量为基础的.对于进攻者来说,如果要塞只不过是一个不能占领的地点,那么,虽然这个要塞对进攻者能起障碍作用,但这种作用决不会让进攻者感到有必要围攻要塞.然而,进攻者不能允许有六千.八千.以至一万名敌军在他背后任意活动,所以,他才不得不调用相当的兵力去包围要塞,为了让包围的时间不致拖得太长,就务必占领要塞,也就是必须围攻要塞.从要塞被围攻的时刻起,要塞的主要作用就是发挥消极效果了.
所有上述使命,要塞都是以相当直接与简单的方式完成的,但是,对于以下两项使命,要塞是凭较为复杂的方式完成的.
八.用以掩护广大的舍营地.一个中等的要塞掩护接近的舍营地时,掩护的正面可达三四普里,这是由于要塞的存在而产生的一个直接的作用.但这样一个要塞究竟怎样才能够掩护长达十五至二十普里的舍营线呢?这在战史上倒是经常谈到的,如果真有其事,就需要加以分析,如果这只是幻想,就需加以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