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七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中)-第二卷-第五篇-军队-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是两个既属于战术又属于战略的问题.一方面,它们是让战斗具有一定的形态和保证实现战术企图的战术部署,另一方面,它们又通常导致独立的战斗,而且往往配置在距离主力较远的地方,因此应当看成为是战略锁链中的一个环节.正是由于它们是这样的一种配置,所以我们才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作为前一章的补充.
    任何没作好充分战斗准备的军队,为了在敌人被自己发现以前就能查明敌人接近的情况,都需要有前方警戒,因为视力所能达到的距离往往并不比火器的射程远多少.如果一个人的视力只能达到一臂那么远,他算是怎样的人呢?前哨就是军队的眼睛,人们早就这样说过了.然而,对前卫和前哨的需要并不总是一样的,对它们需要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兵力.正面.时间.地点.环境.作战方式,甚至偶发事件都会影响需要它们的程度.因此,当我们看到战史中那些使用前卫和前哨的记载都并非简单而明确的,而只是杂乱地罗列了各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并不感到奇怪.
    我们看到,军队的警戒有时由固定的前卫部队担任,有时由拉得十分长的前哨线担任,有时两者并用,有时既不用前者又不用后者,另外有些时候几个行军纵队共派一个前卫,有时各纵队又各自派出自己的前卫.我们想先对这个问题得到一个明确的观念,然后再看看能否归纳成少数几条可以实际应用的原则.
    假如军队在行军,则由较大的部队组成前方警戒......前卫(军队退却时则为后卫).如果军队在舍营或野营,则是由兵力不大的哨所加以配置成一线作为前方警戒......前哨.军队驻止时,前方警戒可以并且必须比运动时掩护更大的地区,这是事物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军队驻止时前方警戒自然是前哨线,军队运动时位居前方警戒就自然是集中的部队.
    组成前卫和前哨的兵力可以是各不同的,可以从一个骠骑兵团到一个各兵种编成的强大的军,可以从只是向野营地周围派出的小哨以及大哨到一条有各兵种防守的坚固的防线.因此,前卫和前哨的作用也能从单纯的侦察一直到抵抗敌人,这种抵抗不仅能够使军队赢得完成战斗准备所需的时间,并且还能使敌人的措施和意图提前暴露,从而明显地提高侦察的作用.
    因此,军队完成战斗准备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它的抵抗越是根据敌人的特殊部署来加以计划和组织,一个较强大的前卫和前哨就愈发显得需要.
    在所有的统帅中,腓特烈大帝可称得上是最善于完成战斗准备的统帅了,他几乎只用口令就能指挥他的军队投入会战,而强大的前哨不需要.我们常常看到,他一直是在敌人眼前野营,有时用一个骠骑兵团担任警戒,有时用一个轻步兵营或从野营地派出的小哨和大哨担任警戒,而不使用大部队作警戒.在行军时,以几千骑兵(大多是属于第一线两翼的骑兵)组成前卫,行军结束时又将它们重新撤回主力部队.用固定的部队担任前卫的情况极是少见.
    一支兵力不大的军队要想常常以全部力量非常迅速地行动,发挥训练优良和指挥果断的特长,就必须跟腓特烈大帝和道恩作战时那样,几乎完全是在敌人的眼前行动.谨慎的配置和复杂的前哨配系,都会让这支军队的特长失去作用.至于腓特烈大帝由于判断错误和做得过分而导致了霍赫基尔希会战的失利,这并不能完全证明这种做法本身不对,相反,我们应当从这方面来认识腓特烈大帝的卓越的才能,因为在几次西里西亚战争中,霍赫基尔希这样的会战通共就只有一次.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