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战术有了变化.这时,军队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整体,已不能只用口令指挥它投入会战了,不能再象一次大决斗那样依靠技巧和勇敢就能够解决问题了,这时军队必须更多地适应地形和情况的特点,战斗队形必须是很多部分组成的整体,从而会战也必须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整体了.如此一来,简单的决心必须代之以复杂的计划,口令就必须代之以较长的命令.这就需要时间和情报.
第二个原因是现代军队的数量十分大.腓特烈大帝只是率领三四万人进行会战,而拿破仑则率领一二十万人.
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这两个例子,是因为我们可以肯定,这样的统帅经常采取某种固定的方法决不会是没有道理的.通常说,前卫和前哨的运用在现代大大地完善了.但是,就是在西里西亚战争中,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如同腓特烈大帝那样行动的,在奥地利人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他们的前哨配系要强大得多,并且经常派出一个大部队作为前卫.就当时奥军的处境以及情况来说,这样做是有充足理由的.同样,在最近的几次战争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异样作法.甚至法国的一些元帅,如麦克唐纳在西里西亚,乌迪诺和奈伊在马克,他们率领大约有六七万军队前进时,我们也没看到他们用大部队作前卫.
此时,我们已经阐明了有关前卫和前哨的各种不同兵力的问题.但是,这里我们还必须明确另一个不同点,这就是,当一支军队在一定的宽度上不断地前进或后退时,并列的各纵队可以有一个共同的前方警戒和后方警戒,或有各自的前方警戒和后方警戒.为了在这方面得到一个明确的观念,我们得作如下的思考.
如果有一个大部队被指定担任前卫,那么它的任务原本只是想要确保在中央行进的主力的安全.假如主力是沿几条彼此接近的道路行进,这个前卫部队也可能在这几条道路上行进,因而也掩护了这些道路,那么翼侧的纵队自然就不再需要专门的掩护了.
但是,在离主力较远的道路上行进的真正独立的部队,却必须有自己的前方警戒.甚至是组成中央主力的各个部队,因为道路方面的意外原因而只得距离中央太远时,也应该有自己的前方警戒.因此,一支军队分为几个独立纵队并排前进,就有几个前卫.假如各纵队的前卫的兵力比作为可以共同的前卫的兵力小得多,那么它们更多地属于战术部署,在战略上就根本不算是前卫.可是,假使中央的主力有一个强大的部队作前方警戒,那么这个部队应该看作是整个军队的前卫,并且在许多场合也确实是如此.
为什么要在中央设置比两翼强大得多的前方警戒呢?有以下三个理由:
(1)因为兵力较大的部队一般在中央行进;
(2)因为凡是军队所占领的地区,其中央正面的部分显然常常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切作战计划主要是同中央有关,因此中央部分一般比两翼更靠近战场;
(3)因为在中央的先遣部队,哪怕不能作为真正的前方警戒直接保护两翼,对两翼的安全也能起很大的间接的保护作用.在通常情况下,敌人不可能在这种部队侧旁的一定距离内通过,从而对某一翼果断使用重大的行动,因为敌人不能不害怕自己的翼侧和背后会遭到攻击.中央的先遣部队对哪怕不足以完全保障翼侧部队的安全,也能够消除翼侧部队所担心的很多不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