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外祖父还是一个小孩呢.他头戴红帽身穿红衣,腰上系一块纱巾,帽子上插了一根羽毛.因为在他小的时候,要把小男孩打扮得漂亮,就得这样穿戴,与现在算是大不相同了.那时街上常常有欢聚游行的场面,这种场面现在我们可看不到了,给取消了,因为太过时了.可是听外祖父讲起这些事,是十分有趣的.
那时,在鞋匠们由于换公会馆所而搬迁他们招牌的时候,那种场面才真是算得上热闹.他们的绸旗在随风飘扬;旗子上还画着一只大靴和一只双头鹰.年纪最轻的徒弟捧着招待宾客的食品什物,衬衣袖子上飘着红色和白色的缎带;年纪大一些的伙计拿着出了鞘的剑,还有一个柠檬插在剑尖上.此外,有一个完整的乐队,最美妙的乐器正是外祖父称之为"鸟"的东西.那上面系着一个弯月和各种会丁当响的东西,这是地地道道的土耳其音乐.它被高高地举起,摇来晃去,发出清脆的丁当的声音.太阳照在了那些金的.银的或者铜制品上,真叫人眼花缭乱呢.
跑在队伍的前面的,是一个装扮成小丑的人.他穿着用各种各样的颜色的小布块缝起来的衣服,脸涂得漆黑,头上戴着好些小铃,像一匹拖雪橇的马.他拿演戏用的薄木板敲打着队伍中的人,这东西打起人来有响声但并不疼痛.人们挤作一团,有的想往前挤,有的想朝后退.男孩和女孩踩进路边的水沟里,摔倒了;老妇人用胳膊肘推推搡搡,一副酸相,嘴里还在骂人.有人大笑,有人闲聊.台阶上都站满了人,窗户前也挤满了人,连屋顶上也都是人.太阳照射着,尽管下了些雨,但是这对农民是好的,要是真把大家浇得浑身湿透,对土地来说还真吉祥呢.
哦,外祖父多能讲啊!他小时候就见过这种非常热闹的场面.同业公会最年长的成员总要上台去讲一番,台子上挂着招牌.他的讲演还押韵,就如同是作诗一般,的确也是这样.他们一共三个人在作诗,在这之前还得喝上一大杯混合酒,好让写出来的东西漂亮.台下的人都为演讲欢呼.但是当小丑登台做怪模样的时候,大伙儿的喝彩声更高了.小丑把傻瓜相表演得生动逼真.他用烧酒杯喝蜜酒,随后又把杯子投向了人群,让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它.外祖父就有这样一只杯子,它是一位泥水匠抢到后送给他的.这真有趣.新同业公会的会馆挂起了牌子,有花草缀在牌子上.
不管你活了多久,这种场面你是永不会忘记的.外祖父这么说,他的确是丝毫没有忘记这种场面.虽然他看到过许多其他的场面,也讲起过其他的盛况,可是最有趣的依旧是听他讲首都搬迁招牌的故事.
外祖父小时候和他的父母一块儿去过那里,他从前从来没有到过我们国家的这个最大的城市.街上到处是人,他以为要搬迁招牌了,要搬迁的招牌实在太多.要是把这些有画的牌子挂在屋子里而不是挂在外边的话,那招牌一定能装满一百间屋子.裁缝还画了各式各样的服装图样,都是他可以为顾客剪裁缝制的式样,并且粗料细料都一应俱全.烟草铺子的招牌上画着小男孩在抽雪茄,就像真的是这么回事一般;有的招牌上还画着干酪.咸鲭鱼;有的画着牧师的硬领;还有的画着棺材.此外还有的写着字,有的介绍自己的生意.你可以把一整天的时间花在街上逛来逛去,光看招牌就很累,这样你马上就可以知道店铺里面住着的都是些什么人,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招牌挂了出来.外祖父说这非常好,很有教益,让人知道在一个大城市里的屋子里住的都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