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的开国皇帝是个马上皇帝,也是个喜欢做和尚的皇帝。这就是有名的梁武帝萧衍。
萧衍,字叔达,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武进县)人。他原来是南朝齐的官员,后来逼齐的皇帝“禅让”,自己建立了梁。萧衍做皇帝时间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出众的谋略
464年的一天,萧顺之家的第三个儿子出世了。父母为他起了个小名,叫练儿。孩子长到六七岁时,该上学了,父亲又给他起了个学名——萧衍,字叔达。
一个官员家中生了个儿子,这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但是,由于这个孩子后来当了皇帝,成了“天之骄子”,“贵人自有异相”,他的出身也便被涂上了好多神秘的色彩。据说,萧衍生下来时样子就很奇特:两胯骈骨顶端高高隆起,舌头和右手上还有文字,身上不时发出神异的光彩……这当然是骗人的鬼话,不足为信。
是萧衍的杜撰,还是无聊文人的帮闲?不得而知。其实,这也不是萧衍的发明创造。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每个朝代都在制造着神话,编织着谎言。中国古代的悲剧是,善良的人们只知对皇帝顶礼膜拜,把宫廷看得无比神圣。其实,宫廷绝不是圣洁的殿堂,皇帝也不是天之骄子,宫廷里到处充满着血腥、污秽和阴谋。
古代创业之君,在血腥厮杀中登上帝位以后,为了抬高门第,总要找个名人当祖宗。萧衍没有那么幸运,姓萧的祖上没出过皇帝,不得已只好退而求其次,把汉高祖的第一功臣、丞相萧何当作自己的祖先。
不过,萧衍和萧齐皇族却是同宗。从血缘上来看,萧衍和齐关系很密切。他的父亲萧顺之是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族弟,他们都是东晋淮阴县令萧整的后代。他父亲曾经做过侍中、卫尉等高官。萧衍后来之所以能建立功勋,并最终建立梁朝,他的家族背景起了很大作用。
萧衍小时候就很聪明,而且喜欢读书,是个博学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赋。当时他和另外七个好友被称为“八友”,其中包括历史上有名的沈约、谢眺、范云等。沈约后来写了《宋书》、《齐纪》等书,而谢眺则是这时期有名的诗人。不过,这八个人当中,萧衍的胆识却是其他七个人无法相比的。
在隋朝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度之前,中国官吏的选拔基本上是世袭加推荐两种形式,所以,家族的背景尤其重要。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更注重门第观念,不是名门望族的人,想做官是非常困难的。萧衍因为有先天的家族背景,所以刚做官时就是在卫将军王俭手下,升官的机会比其他人要多。
果然,王俭见萧衍很有才华,言谈举止也很出众,于是就提拔他做了户曹属官。因为他办事果断机敏,和同事以及上司关系融洽,不久又被提升为参军。后来因为父亲去世,他回去守丧三年,然后复官,升任太子庶子和给事黄门侍郎。
在封建时期,官吏遇到父亲去世,必须回家奔丧守孝三年,否则要受到法律处罚。当时的法律制度和伦理道德是结合在一起的,叫做“礼律合一”,即礼教要求的也就是法律所要求的。其他的要求也有很多,例如自己所做的官职有和父亲名字同字或者同音的不能做官,要报告有关部门,进行调整。做官的当地的地名也不能触犯父亲的名讳。
到公元493年,齐武帝病重时,当时的大臣王融想在武帝去世后立自己喜欢的皇帝,以便控制掌握政权。后来事情败露,王融被入狱赐死。对于王融的如意算盘和悲惨结局,萧衍原来就已经推算出来了,他的好友范云由此对他异常敬佩。
齐武帝去世后,新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理政务,对大臣的劝谏也不接受。掌权的大臣萧鸾很生气,打算把他废掉,另立皇帝。在和萧衍他们商议时,萧衍表示反对,他说:“废立皇帝是大事,不能轻率从事,现在废立难免会遭到众王爷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