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丘

儿童资源网

荒丘

  1

  准确他讲,它应该称为坟墓。

  它深藏在一个小县城的西郊,近看完全像座小荒山,上面零散地歪着数株枯瘦的松树,余下的满是野草和荆棘,在它脚下,良田千顷,阡陌纵横,俨然是一派田园牧歌的情调。可惜,这幅被稻麦层层渲染的山水画铺到它脚下即被裁断。荒丘,披一身褴褛而毫无生气的苍衣,如一个濒死的老人,冷峻固执地瞪着脚下田园活泼的风光,不肯投身迎合。它正处于被人遗忘的位置,但它又处处表现出毫不妥协与协调的姿态,拒绝被人遗忘。

  它有拒绝被遗忘的理由。作为历史的见证,它完全有必要得到应有的尊重。在这个县的县志上,有关于它的记载:1939年,日本军队侵占了这个小县城,尔后,开始扫荡各村的抗日民兵。在西郊数村,日军的暴行遭到村民的激烈反抗,他们用铁锄和扁担还击,杀死了9名荷枪实弹的日军。次日,日军血洗了西郊的两个村庄,男女老幼一千余人,统统被填在一个大土坑内,掘土成丘。9名日军的尸体则埋在土丘上方,俯压着殉葬的中国村民。以少欺多、恃强凌弱,一幅侵华战争时期双方对比的形势图,竟然极其形象地概括在两座坟墓的结构上!概括得如此令人愤慨、耻辱,而又无可奈何。

  日本人还曾在土丘上栽种过樱花。是作为对死去弟兄的怀念?还是作为对这片土地永久征服的象征?抑或是给这块血腥墓地作一个和美的粉饰?确切答案,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没有能够永久征服这片土地,和历史上无数侵略者相比,日本军人除了将残暴演得更甚于兽行之外,结局没有什么不同。而樱花树,在日军投降之前就枯死了,甚至从未开过花。这块土丘凝聚着太多中国人的愤恨和血腥,散发出逼人的怨气和阴森,令任何娇美的花朵都难以生存。它的作用,这时已不仅是供死者长眠的所在,而是浓缩为一个民族的伤痕;浓缩成一座无声的警钟,提醒后人。

  它并非生来就寂寞,在伤痕还在滴血时,它甚至像光荣负伤的战士,受过很大的尊敬和关注。县志上,它被称为“抗日村民英勇就义纪念遗址”。“就义”这个词用得准确而有分量。村民遇害时,好些人手中的锄头上还残留着日本人的脑浆!而在同时期的南京,几万日军就任意宰割了30余万中国人,从这个意义上讲,荒丘比南京的遇难同胞纪念馆,壮烈的色彩要浓得多,屈辱的成分则要少得多!

  壮烈色彩使荒丘在40年前很难和“荒”字联系在一起。它的脚下簇拥着花圈和供品,身上栽种了常青的松树,头上罩着一系列它应有或不应有的荣誉。一代又一代的少年、青年,甚至老人,在它面前开展各式各样的纪念、宣传和教育活动:忆苦思甜、铭记国耻、继承革命传统……为了跟上形势,县政府专门修了一条大路,方便浩浩荡荡的参观者。

  20年过去了,30年也过去。它不知怎么日益遭到冷落渐至于被遗忘。先前的大路早已丧失了全部的浩浩荡荡,竟为野草埋没。这里只剩下荆棘与苍烟落照;只剩下寂寞、委屈还有怨愤。

  它被遗忘,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单纯的革命狂热和虔诚不是一个健全的民族精神。人们在今天的精神世界那样丰富而多元化,要干的事实在太多;要耕种、要工作、要建设、要赚钱享乐……它缺乏曾经拥有过的感召力,即使是当作抗日历史的解说材料,它也因为毫不起眼而显得无足轻重(甚至多余)。了解抗日战争用得着去参观荆棘丛吗?电影电视报刊已将抗战题材嚼得烂熟,它那点血腥已不能给人以足够的刺激。

  但是,它还有太多的故事和教训要对后代诉说。如同一位责任心极强的老人,一心要将自己的创伤和沧桑来警醒后辈。可儿孙们却不是他的忠实听众。他只能哀叹一声,承受着一种不能容忍,又无法抱怨的痛苦。这座荒丘仅只50余岁,比之日本的靖国神社,它却显得衰老了一千个世纪。靖国神社因供奉发动二战的法西斯战犯,朝拜者往往会受举世谴责。但是日本人将其视为本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国史见证,朝拜者依然不绝。相比之下,荒丘衰落得未免过于匆促和悲凉!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