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资源网

如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2. 对内心说话,承认天外有人天,人外有人。
  3. 增加孩子行动的承诺。(不轻易设远大的目标,让孩子有机会体验成就感)。
  4. 先要求质再要求量,质比量更容易拥有成就感。(不要一下子学太多事)。
  5. 承认天下事「十分努力,十分收穫」即可,挫折是每个人都会发生的,所以偶尔面子丢了,不要太在乎。
  二、 如何减轻学习本身的压力
  1. 集中精神再同一时段学习一门功课,这是一次主义的应用。
  2. 若必须同时学习多门课业,先排优先顺序。
  3. 用20/80的原理来处理,先投入80﹪的精力在一门课,其餘20﹪在经歷在其他课。在第一门课业进行的顺利后再慢慢减少对第一门课的精力由80﹪递减,相对地转移经歷在第二件事上。如此类推,不可毕全功於一役。
  孩子出生后探索这个世界,难免有点怕生。怕生的原因是外界讯息太多来不及处理,而拒绝新讯息。若尝试去处理新讯息,结果是失败则会丧失自信。如此会影响日后人格发展。当然,自信不足会影响学习成就,如考试时,对一些题目的反覆检查,而忘记做其他的题目,以致成绩低落,这种现象非关孩子的智力,皆因自信心不足而影响其智力的发展,也是父母较担忧之处。
  事实上,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经常是父母或祖父母。这些长辈犯了比马龙效应的对其比马太多,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到接二连三的打击,自信心自然会比较缺乏。另外没有协助孩子在讯息处理中加以简化,让孩子容易获得成就感,也会失去自信心,所以要建立孩子的自信不可不慎。
  ---------
  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
  文/郑一清
  虽然,社会和媒体上充满了不健康讯息,成了孩子品格教养的负面教材。虽然,社会上多数人在追求金钱和功利。虽然,这个社会失去了可作為孩子人格教育的模范。
  然而,每个角落,仍有许多父母相信,从自己的家,就可以开始改变。他们愿意弯下腰,认真学习如何成為父母,成為孩子坚实的教导基石。这些父母也了解自己的不完美,但他们坚信,「孩子,我愿意和你相伴,陪你一起成长,让我们一起学习……。」
  生活篇:陪伴孩子
  和孩子一起生活。有时间生活,才能有家庭中品格教育。虽然,各自的家庭生活条件不同,但重新调整生命的价值和优先顺序,和孩子一起生活,是许多父母开始和孩子一同建立生命价值传承的第一步。
  「小孩子应该得到父母许多个人的关注,让孩子的生活和父母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东和钢铁执行长侯王淑昭二十几年前开风气之先,创办春之艺廊。任东和钢铁董事长的先生侯贞雄虽然忙於事业,但平常也写诗,閒时做点小菜。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老大是画家,老二是东和钢铁副总经理。
  素朴却细緻的侯王淑昭一直都是职业妇女,但在孩子小学那段期间,坚持以孩子為重,下午四点一定到学校接孩子回家。「对孩子心灵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需要的关注,需要时间和精力,」她认為,好的价值和品格要在细节中教导。
  例如,很多小孩子会穿鞋子在公共场所沙发上爬来爬去,母亲却不在意,不会教导孩子尊重别人的东西,但侯王淑昭就会随时指正。
  在孩子国小二年级时,她就坚持不让司机开车送小孩上学,而是花了一週的时间陪孩子认路,之后。就让他们自己走路上下学。
  「当所有的孩子都在学习独立,我不可以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侯王淑昭和侯贞雄强调,要教孩子「价值观和责任感」,因為这是从孩子出生就逐一养成的。等到孩子有了这两样基础,父母就可以更信任孩子,让孩子独立成长。
  身為忙碌的企业家,侯贞雄认為,父亲给孩子的基础就是诚实,凡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要有真正面对问题的态度。他强调,最重要是能够收心、专注,先传授这种本领,孩子对很多事就会有看法,不会变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