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如果把考试比做一座大楼的话,那么每日的作业就像砖头一样,大楼质量的好坏,和每一块砖头都有很大的关系。
“千里之行,积于跬步”,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他每一个成功的步伐迈出来的。
通过作业,我们的知识和概念得到了巩固、发展。为了保证学习的质量,我们一定要成功地完成好每天的作业。怎么达到这个目标呢?那就要对做作业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视。如果把作业比做一盘菜的话,这道菜的味道和每一步做菜的程序有很大关系,盐放早放晚了都不行,放少放多了也不行。
作为家长,您应该对孩子的学习环节——作业,认真配合和监督。
怎么样?你应该有信心吧!
◆ 本节要点
1?作业的完成有一整套的环节,缺一不可,尤其缺检查不可。
2?应该严格禁止作业过程中的随意性行为。
3?不是做完了布置的练习就是做完作业了!
4?请注意语言的表达,不要让孩子以为作业、学习是为家长而做的。
◆ 家长作业
1?由于该篇涉及内容较多,需反复仔细阅读本章及相关章节。
2?与孩子进行交流,并分析孩子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与孩子结成共识后,要讲明以后对作业的要求。
4?请写一份自我分析,并陈述出自己对孩子讲过的不恰当的语言。
检查事小,事关重大
检查是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桥梁。
为什么不检查
“检查”本来是个小环节,我们为什么专门要对检查进行讨论呢?说起“检查”,许多家长可能都感觉到非常苦恼。原因很简单,对于“检查”这一点,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做过要求,但很多人却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每到一份考试卷子发下来,发现有那么简单的题目居然错了,孩子就会说:“唉!不小心,写错了!”家长常会追问:“那你为什么不检查?”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我检查了,可惜没有看出来”,家长又问:“检查了还看不出来?”孩子一时无语,凝着眉头站在哪里,似乎也在想:“是啊!检查了,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呢?”二是会说:“没有时间了,所以没检查!”家长会说:“那你做的时候怎么不小心点?”孩子依然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是啊!为什么做的时候不细心点呢?”
唉!检查不出来,没有时间检查,检查有什么用?
没有效果和没有效率的检查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检查”通常是指作业练习或试卷完成后对其进行回顾,以达成完整、准确的目的。做完一道题后,通过检查发现是否有遗漏——漏解、漏掉单位及回答式等,或者是否解法有错误;如果是语文、英语之类的,可能就要检查一下字词、文法可能还有什么问题,比如“我地书包丢了”或者“I have a apple”之类的;做完所有的作业或卷子,可能就需要对所有的题目进行核实,是否全都做完了等。在考场上我就曾见过一个洋洋得意的学生,问他:“做完了?”那位学生说:“是啊!”结果有一页卷子他就没有做,原来他以为全部题目都做完了,还觉得考题太简单,像这样的低级失误太多了。所以,检查通常是针对“粗心”而言的。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检查是没有什么用的。
不过,我们已经看过了粗心一节,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对粗心没有很严肃的态度,想实现检查的环节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要做检查以及做检查的意义,可为什么大多数的孩子还是不能坚持下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检查”很多余,这个行为从表面上来看,不是作业,而且还比较浪费时间,况且既然已经做完了题目,自己也感觉没有什么问题,觉得检查也没有什么意思,所以就对检查失去了耐心,觉得它是负担,主观上不接受不喜欢“检查”,也就无法使检查成为一种修养;二是不知道“检查”什么,由于对自己可能发生的错误(错误往往具有习惯性)缺乏预见性,所以检查的时候感觉很盲目,检查了半天,还觉的是对的,既然是对的,还检查什么?即使有错的,反正也检查不出来,听天由命了。久而久之,也就不想检查了。客观上缺乏检查的方法和目标也就让检查变得可有可无,最后也就不会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