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儿童资源网

学会跟孩子说话——好家长操作实务(3)


  就是由于父母这样不经意的表达,学生对待作业产生意识上的偏差,让孩子从小感觉到学习、作业这些事情似乎是大人硬给孩子的负担,而不是他自己应该的事情,所以作业是给老师和家长做的,学习也是为老师和家长学的。就这样,我们的孩子便毫无愧疚地把学习的归属送给老师和家长了。
  从人的本原性这点上来讲,人通常是懒惰的享受型的动物,肚皮不饿的时候,就不会有吃的需求。没有压力,怎么会有动力?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你怎么能让他明白今天的努力是为什么呢?他又怎么深刻理解将来呢?
  很多人到了社会后,到了中年常会说:“唉,小时候要是听家里人的话,也不至于现在……”但后悔已经晚了,可为什么当时就没有意识到?
  想不让孩子以为学习和作业是为父母而做的,培养孩子对学习正确的认识,是需要从对孩子责任心和爱心的培养来实现的。不过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从孩子小的时候,在您的语言上一定要注意!不要说:“给我做!”或“给我考回100分来!”
  ◆ 本小节要点
  1?注意避免语言上的口头禅。
  2?培养孩子对学习和作业的正确态度,要从责任心和爱心开始。(详情请看第二章第9节)
  作业就是考试
  许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经常会听见他喊道:“妈,过来一下,没有墨水了!”“妈,我的数学书放在哪儿了?”或者“妈,给我倒杯水来!”再者,累了出来上个厕所,时不时还用眼瞄瞄客厅里电视机屏幕,还有的干脆“我累了,休息一会儿吧!”唉!真是千奇百态,作业期间干什么的都有。
  由于孩子在作业中表现随意,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不仅学习效率不高,而且会导致散漫的工作习惯和作风。这种后果谁都不愿意接受!
  谈到这里,有的家长觉得不以为然,也有很多家长觉得不大对头,可似乎又无可奈何,是啊,孩子内急总不能不让上厕所,口渴了总不能不喝水吧!作业做完就完了,还要那么苛刻吗?
  问题就在这里。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和父母的教化有直接的关系。仔细想想,是不是您潜意识里对作业的态度就不够严肃啊!
  您可能会问,那让孩子该怎么对待作业?
  对待作业就好比对待考试!就是这么简单!
  考试时有什么样的要求,作业就有什么样的要求!
  考试期间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离场,那么做作业的过程也一样不能离开书桌,应该一气呵成,为了做到这一点,在做作业前就应该喝过水,去过厕所。
  考场上不允许夹带书籍和资料,那么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应随便翻书查阅,尽量不靠翻书来完成,当然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应对作业情况有比较好的了解,对所涉及的内容、知识点有较充分的准备,如果遇到疑难题目,那就另当别论了,该查资料还是该翻书,都以解决问题为宗旨。
  考场上有时间限制,做作业前也要自己为自己规定完成时间。
  用这样的方式和精神来完成作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做正事的时候应该具备严谨的态度。而用这样的方式和精神来完成作业的好处也很明显,你会发现考试第一不可怕,第二不困难。在考试的时候会很轻松!有多轻松?如同做作业!
  所以改掉作业过程的随意性,是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完成作业目标的好办法。所以我们建议并要求:
  1?作业前应净手、净身
  净手是要表示对知识的尊重,也可以尽量在作业过程中保持整洁和干净;净身是希望作业过程中不会因为内急而受到打扰。
  2?作业前应大致浏览作业的数量,并自我规定完成时间,看表计时
  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自己足够的急迫感而不会拖拖拉拉,并且培养出良好的估计能力,以便在以后的考场中可以很好地把握和安排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