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并不难管
在十几年前,华安厂有一家一个14岁上初中的女孩,因为学校开运动会,要求穿白鞋,当时家里有一双旧的,可孩子非要买新的,家长没给买,结果服毒自杀了。这就是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要啥来啥的毛病,只要有一次达不到要求,心理就承受不住,导致了这样的恶果。这样脆弱的心理,假设就是有幸不死,将来怎么能适应日益激烈竞争的社会呢?
2、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学会做事。
对于独生子女,培养其自强自立是很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因为独生子女自来娇,有天然的依赖性,在这方面家长应该格外注意,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一是鼓励孩子自己摔倒自己爬起来。在孩子刚刚学走路的时候,免不了要摔跟斗。每当孩子摔倒,我们不是上前将其扶起来,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习惯之后,他就不会再依赖别人去扶,自己就爬起来了。
不过,做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虽然有的家长能做到,但也会遭到亲属、邻里的反对。我们当时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认为我们这样做太无情,简直不能理喻,很生我们的气,虽然当时我们也作了一些说明,但还是不能被人理解。不过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没有给孩子养成依赖性。
大家可能注意过,每当孩子走路摔倒的时候,他总是四周望一望,当看到周围有人时,就趴在地上哭叫不起来,非等着别人扶起来不可;当看到周围没有人时,即使摔疼了也不哭,悄悄地自己爬起来。
二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消除依赖心理。当孩子出生以后,他就会立刻受到父母乃至很多长辈的百般呵护。这样时间一长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造成心理上的幼稚病,形成娇生惯养的性格。比如:说话奶声奶气、什么事都需要大人替他做、唯我独尊、小皇帝气派等等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现在,有的孩子都二十多岁了,有的都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还要用妈妈铺被、盛饭、洗衣服、甚至还有让妈妈穿衣服的,更有不可理解的是,有的家长心疼孩子都不知道怎么心疼了,爱的都不会爱了,还帮助孩子做作业,不知这样的家长是怎么想的。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据一份材料介绍:有一个女孩,已经都二十多岁了,从小到大天天晚上必须搂着布娃娃才能入睡。家长实在没办法,找位心理医生看,心理医生说,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就是说,孩子的生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但是,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孩子虽然已经长大,但她的心理还处在幼儿时期,是一种心理的幼稚病。这样就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进步,带来一生的麻烦。
要克服孩子这种不健康的、幼稚的心理疾病,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让孩子独立。比如:早忌奶,使其早学会吃饭;早分床,长时间和大人在一个床睡,很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喝水、穿脱衣服、系鞋带等等,总要依赖大人,很难锻炼成自强自立,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所以,我儿子在一周岁时就忌了奶,一岁半时就与大人分床,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从实践看,做的也很好,没有养成依赖大人的习惯。从上小学开始,像缝书包带、缝口袋玩、钉纽扣等,包括一些简单的生活小事,都是自己做,从不用大人操心。
我儿子有一个同学,2001年去大庆的一个中学上高中。由于平时总也没离开过家,所以,每到晚上都无法入睡,想家。天天晚上自己抱着被,站在窗台上喊妈妈,在学校生活不到一周,就回来了。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办?这就是明显的心理幼稚的表现。
再比如:送孩子上学的问题。现在一般孩子在六岁左右就上学前班了,让孩子自己去上学,也是锻炼孩子自立的一个好办法。因为孩子小,一开始家长自然要每天送孩子上学,特别是路较远的。在这个时间里,家长要及时教孩子学会交通规则。比如:右侧通行、路标信号等等,让孩子学会过马路。送过几次以后,家长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走。开始不放心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先走,然后再偷偷地跟在孩子后边暗中叮着,只要孩子没什么事就不要告诉孩子。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自立能力。从实践看,这个办法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