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的三十五个创意

儿童资源网

子女教育的三十五个创意


  ☆创意六:父母是子女的知己
  子女每天在学校或家里难免会遭遇到一些挫折、不愉快,就像是每天把石头丢进他自己的受气瓶里。有一天当瓶子满了,如果再有石头丢进来,瓶子就会破掉,他就可能会崩溃,会大叫:「我再也受不了了。」所以父母应作子女的知己,每天能听听孩子内心的话、苦闷与烦恼,并安慰他,就像是帮他每天把石头从瓶子里拿出一点,如此受气瓶就永远没有满的一天,他就不可能会崩溃,可以永保心理的平衡与健康。
  ☆创意七:安排有利学习的条件
  如果你想让儿童喜欢学习某一事物,你就用他喜欢的东西与此一学习的事物重复配对出现,久而久之他就会喜欢学习此一事物。例如:孩子如果喜欢喝牛奶、吃面包,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正的刺激物。如果你希望孩子喜欢弹钢琴,你就在每次孩子弹钢琴之前给他牛奶、面包,因为牛奶、面包都是他喜欢的,令他感到愉快的,久而久之当他想到弹钢琴就会喜欢并且愉快。如果每次孩子弹钢琴时,所见到的都是你生气的脸,久而久之他就不喜欢弹钢琴,也许他可以弹得很好,但他却一辈子讨厌弹钢琴,甚至讨厌音乐,这真是得不偿失。所以,孩子喜不喜欢学习,父母的责任很大,方法也很重要。
  ☆创意八:学习的三大秘诀
  学习有三大秘诀:第一是准备律,第二是练习律,第三是效果律。如果父母能把握住准备(引起动机:孩子愿意去学、高兴去学;并符合身心发展的准备度),练习(多加练习,并给他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吸收),效果(再加上有愉快的经验)此三律,孩子自然就会学得比较好。
  ☆创意九:培养子女的坚毅力
  当孩子学习遇到挫折,说他不想再学的时后,有些父母常会说:「好吧!那你就不要再学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式长期下来,会使孩子形成一种生活态度,那就是只要碰到困难就会退缩、逃避,他可能会有一种「我注定是一个失败者」的想法。如果碰到困难,我们应该先帮助孩子了解困难的原因,再鼓励他想办法克服困难,而非立即逃避、退缩,如此一方面他的智能可以发展得更好,一方面他会形成一种积极解决困难的生活态度,对他将来的发展会更有利。所以,并不是当孩子说不想再学时就不要学,父母应多提供子女学习与兴趣探索的机会,但是当他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先了解困难的原因,帮助他克服困难,如此才能培养孩子的坚毅力。
  ☆创意十:启发子女的思考
  父母在指导子女时要让他有思考的机会,而这种指导要看子女的程度,子女的能力愈好,指导的程度愈少,子女的能力较不好,则指导的程度需较多。父母如能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子女有机会动动脑,他的观察力、智能会发展得更好。父母在子女智能的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为:是观察者,观察与了解子女的行为;是记录者,记录子女的行为反应;是环境布置者、丰富者与思考启发者,能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且能适时地问他一些问题,使他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以启发他更多的思考;是支持者,就是让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觉得很安全、很温暖;是助人者,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快快乐乐的人。目前高中、国中及国小学生,甚至老师和家长,都在大量使用参考书。参考书并非不好,问题是只看参考书,不看课本,此为本末倒置。使用参考书的学生,也许考试会考得比较好(因题目大多是从参考书里出的),殊不知由于参考书已帮读者做好归纳及重点整理,无形之中就剥夺了学生主动思考及归纳、分析、理解的机会,如此长期下来,所培养的学生亦不过是记忆的机器罢了!学生最好是先研读课本、习题及习作,并试着自己归纳整理重点之后,在「参考」参考书。
  ☆创意十一:轮流编说故事
  让孩子有运用想象力、联想力及发表的机会。父母可以安排或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子女有较多想象力、联想力发挥的机会。例如:跟孩子玩即席编说故事的游戏,尤其是长途的旅行,坐火车、国光号非常无聊时,一路上亲子轮流讲故事,而故事内容都是即席编成的,如此的话,长久下来智能发展的差异一定是相当可观的。让孩子多玩家家酒、布偶、装扮游戏、想象性游戏、儿童戏剧、看漫画即席说故事(英文),或玩低真实性的玩具(如玩积木、玩沙、玩水、玩布偶、玩贴纸、玩粘土等),让他有机会使用左右脑,亦可培养其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