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儿童资源网

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每天的作业起码一小时才能完成。原来,他一会儿吃饼干,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出去玩,这哪里是在写作业呀!我及时采取了奖励强化,增强动机的办法。我和儿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他看动画片。在我的监督下,一个月下来,他每天只需要专心地把家庭作业做完,然后他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现在,
  儿子的时间观念已经深深地在他心中扎了根。
  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每天把重要的事记在日历上,可以用画图、做记号等方法,培养节约时间和有效利用时间的习惯,加强专时专用、提高效率的练习。帮助孩子确定每次学习的时间、任务、目标要求,到时完成,评价结果。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三者的要求有所区别。偶尔也可用奖励来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计时计量,管放结合
  做某件事情,需要多长时间,事先设定,然后以最快速度保质保量地进行。事后家长与孩子一起评价,调整要求,下一次做得更好。从孩子实际表现出发,增加计时性活动是可行的方法。孩子磨蹭,不光在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反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文具、洗衣物等。因此,克服磨蹭毛病,需从不同角度入手,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锻炼。例如把作业当成考试,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我家三代同堂,女儿从小享受“全程服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成了对成人的过分依赖。一旦要她自己做事时,她就四肢没力,手脚不灵了,凡事磨蹭着,等着你们“伸出援助的双手”。我们也曾尝试从培养自理能力入手让她改变磨蹭的习惯,但都不了了之。比如,冬天穿衣,怕她受凉,奶奶赶紧去帮忙;吃饭太慢,爷爷怕饿着她,又破例喂她。这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变成了一句空话。上学后问题马上暴露了出来:在学校,她什么事情都比同学慢,吃饭慢、做作业慢,连考试、测验都无法按时完成。这才使我痛下决心。
  该她自己做的事绝不代劳过多,此为“放”的过程,让她在做的过程中,锻炼才干。同时,我们也下决心“管”,规定时间内不吃完饭,就坚决收拾掉餐桌,使得她下次进餐时必须抓紧时间。孩子做事遇到的困难,也不急着帮忙,只做必要的指导。我们还做通了爷爷、奶奶的思想工作,管放结合,让孩子经受必要的锻炼,早日摆脱磨磨蹭蹭的阴影。
  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有时我们也可化时为量,因为计时可能会导致有些孩子因为赶时间而急躁粗心,不能保证作业质量,这时计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女儿作业磨蹭主要是因为太粗心,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道题忘了做,弄得我也跟着神经紧张。可气的是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我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她妈妈规定她做一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有一次,我无意中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五道题才能玩”,结果她五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我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化时为量,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六题”。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家长以身作则
  父母要以身作则,办事麻利,不拖拖拉拉,并且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如果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中,都带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孩子则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孩子有效把握时间的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与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有关。我女儿就是俗话说的那种“老虎紧追到脚跟,还要回头辨雌雄”的人,是个典型的没有时间观念的孩子。由于磨蹭,上学经常迟到,被老师批评是家常便饭。我非常苦恼,下决心帮她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