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有些孩子磨蹭是因为兴趣低落,缺乏自信造成的。比如他们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只知道硬着头皮应付,拖拖拉拉。对于这些孩子,增强自信,激发兴趣,是最重要的。
孩子很重视父母的评价,表扬鼓励总是能激励和打动孩子。儿子好磨蹭,我的办法是“反话正说”。比如,有段时间,孩子每天晚上上床睡觉前总是磨磨蹭蹭的,到很迟才入睡,睡得晚就影响第二天的早起……我急得每天骂他一顿也没用。我想到儿子很爱听好话,就试着反话正说:“晓明大了一岁,懂事不少!用不着妈妈提醒,就上床睡觉了。”话音未落,儿子立马上床钻进被窝。第二天,又是表扬将他“催”上床。后来,在其他事情上,我也试了几次,效果都不错。为此,我还给儿子买小玩具和自制的奖状,他非常惊喜和自豪,磨磨蹭蹭的现象越来越少,做什么事情都信心十足。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磨磨蹭蹭一旦形成习惯,补救非常困难。并且,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后果。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合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了解孩子的优势方式
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很多,调查研究表明:由于每一个孩子在气质、性格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一定特点,因而在知识获取方式上也存在各自不同的优势。即每个孩子都有他不同的学习风格,而和孩子学习风格不相匹配的学习方式也会导致孩子学习拖拉、效率低下。因此,作为家长,应该了解您孩子的学习优势方式,为他们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环境与条件。
听觉优势:这类孩子善于用听觉来获取知识,凡是听过的内容都能比较准确而又迅速地记住。这类儿童在听完讲解或故事后,常常会向老师或父母提出“再讲一遍”的要求。教育这类孩子时,应尽量多提供听觉刺激,如把书上的内容朗读出来,录入磁带,把掌握的知识编成儿歌、故事等,反复让孩子听,使孩子迅速、准确地掌握。
视觉优势:这类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好方式是用眼睛看,他们有很高的视觉记忆力和观察能力。看过的东西很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同样看一部电影或电视片,他们描述内容、情节要比其他孩子更完整、准确。在教育这一类孩子时,要尽量为他们提供用眼机会。如带孩子去公园、郊外,让孩子进行观察,充分发挥其视觉优势;教学时尽量配制直观教具、图片等,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间歇优势:这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每间隔一段时间便要休息一会儿;或向外眺望;或是来回走动;要不就趴在桌子上睡觉,表现出种种“捣乱”的行为。他们是老师、家长感到“头痛”的孩子。其实,这是学习过程中的间歇现象,并非注意力分散或不用功的表现,是对所学知识作一个概括、总结和归纳,也是一个调整注意力的过程。遇上考试或测验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对这类孩子,千万不要轻易指责、埋怨,也不要逼着孩子长时间地埋头学习,让孩子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只要督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就可以了。
成对优势:这类孩子学习时喜欢两个人在一起,相互通过对话、问答,使所学的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他们既怕孤独,又怕热闹;而且他们所结交的伴,大多很稳定,性格上也比较接近。对这类孩子,老师要尽量为他们提供学习条件,如把他们安排在同桌,分在一个小组。家长也要支持、鼓励孩子把同伴带到家中一起学习、讨论。
单一优势:这类孩子愿意独自一人在安静的环境下学习、思考。不喜欢热闹的环境与气氛。学习时遇到喧哗吵闹声,往往会用手指或棉球塞住耳朵。做作业喜欢一个人躲在安静的角落里,极少与人商量讨论。这类孩子自觉性很高,并且能坚持长时间学习,甚至废寝忘食。对这类孩子,要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切忌随意打扰。